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钉钉A1 AI硬件:参数碾压同类,生态融合办公场景的革命性助手。 核心内容: 1. 硬件参数全面领先:超长续航、远距拾音、多语言翻译 2. 智能会议全流程解决方案:自动纪要/待办生成+声纹识别 3. 钉钉生态无缝衔接:会议数据自动同步至办公系统
最近我感觉又好起来了,居然受到了阿里爸爸的关照。
前几天,收到了一个阿里旗下钉钉新发布的AI硬件:DingTalk A1。
我专门录了一个开箱视频~
说实话,我对这种能吸在手机背后的AI小卡片(搭子),已经比较熟悉了。
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TicNote
但钉钉这个DingTalk A1,有天然的大厂生态和后发优势。
不得不说AI硬件这个赛道,也开始卷起来了。
我先把市面上几个主流的同类产品,拉出来对比一下。
直接上参数,看看在绝对的硬件实力面前,钉钉A1到底怎么样。
看参数,这次的DingTalk A1确实很强啊
无论是电池续航,翻译语种,还是麦克风数量钉钉A1几乎都领先。然后再看价格,旗舰版799,青春版499。
几百块钱就能买到,还送每月1000分钟(约17小时)的免费转写时长,可以说是最良心的了。
硬件参数的强大,是基础。但真正让我青睐这个小玩意的,是它背后能解决的场景问题。
在我看来,现在的竞争,由单个设备性能好坏,也开始慢慢转向生态的比拼。
一个硬件,如果不能无缝融入我们已有的工作流,那它再智能,也只是个孤岛。
我总结了一下,它的亮点功能有:
AI纪要与智能摘要:自动将录音转为文字,并提炼出会议重点、待办事项和内容摘要,让你开会时能专注于沟通本身。
8米远距离清晰拾音:内置6麦克风阵列,即使在大会议室后排或嘈杂环境中,也能清晰录制人声,确保AI分析的素材质量。
精准区分发言人: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可以在纪要中自动标注出不同发言人的身份(需提前录入),轻松分辨“谁说了什么”。
45小时超长续航:解决了用户的电量焦虑,一次充电可支持长时间连续录音,适合全天候的会议或外出使用。
多语言实时翻译:支持多种语言的同声传译功能,是跨国会议和涉外沟通的利器。
打通钉钉工作流:生成的待办事项可一键同步到钉钉待办,数据能流入AI表格,将线下沟通无缝整合到线上办公流程中。
高性价比:以远低于同类产品的价格,提供了旗舰级的硬件性能和AI服务,并包含每月1000分钟的免费转写额度。
目前内置的模型有:
虽然我已经好久不上班了,但是拿到DingTalk A1后我想到的第一个超级适合的场景是做会议纪要
我还记得当年刚上班的时候,由于在团队中年龄最小,每次都被领导安排进行会议记录。
会中要仔细聆听重要信息,并打字记录(有时候键盘都要敲冒烟了)
会议结束还得跟大家对一遍,有没有记漏的。
会后还要以专门的格式整理成会议纪要,发送邮件。
要知道,企业里面的会议(特别是大公司)多如牛毛,经常抢不到会议室
我这个人对于这种最高频的工作场景,是非常愿意花钱买最好的工具来解放自己的。要是当年有钉钉A1这玩意儿,我高低得整一个。
而且DingTalk A1目前看起来在同类产品中已经是性价比最高的那个。
当然,你可能会说,可以用腾讯会议,飞书秒记来等等记录。
确实是,但是我觉得钉钉A1的长按两秒就能记录还是太方便了。
而且,硬件上,它有6个麦克风阵列,能实现8米超远距离的清晰拾音。就算你坐在大会议室的角落里玩手机,它也能把大家的声音录得清清楚楚。这是电脑和手机自带的录音设备所无法比拟的。
然后,软件层面,它和钉钉的AI听记功能深度绑定。
录音一结束,AI就能自动生成会议纪要,不仅能区分不同发言人,还能提炼总结,把待办事项、重点、风险都列得一清二楚。
我昨天实际测试了一个43分钟的电话沟通转录和一个1小时37分钟的线上会议转录,效果都还挺不错的。
沟通的内容细节不方便展示..
它还内置了36种场景化模板,无论是头脑风暴,还是客户访谈,都能给你找到最合适的格式。你也可以自己创建模版,让它适配团队原有的纪要格式。
在翻模板的时候,看到一个之前上班,每天早上都要做的,非常熟悉的事情:每日站会
之前在公司做项目经理,每天早上9.20都要找团队(5个小伙伴)开站会,站会非常迅速,通常只需要5-10分钟,但是我得记录每个人的昨日进度,今日计划,还有团队成员遇到的阻碍或提出的建议等等。
我还记得,当时每次站会我是抱着电脑的(很不方便),会后我还得打字记录待办事项,排优先级...
如果当时有这玩意儿(钉钉A1)的话,估计我就只需要指派一下任务就完事儿了。
今年8月,我受邀去上海参加Google开发者大会,台上分享的基本都是外国人,大量的英语分享。
假如给我配个钉钉A1,就可以长按2秒给它录着,也不耗费手机的电量。过程中随便使用手机,也不会影响录音。
我还挺想破冰跟老外交个朋友的,可惜英语水平实在有限(主要还是I)。
DingTalk A1的实时翻译/同声传译功能,让我这个英语渣渣眼前一亮。
缺点是暂时没有接入TTS,没有声音。
另外,之前有个朋友让我推荐录音翻译类的AI工具,我当时给她推荐了出门问问的TicNote,但不能实时翻译,我又推荐了通义听悟App。
如果现在她再问我的话,我肯定给她推钉钉A1,毕竟带了实时翻译,也就是边录音的同时还能实时翻译,这个体验更好了。
哈哈,文章发布之后就转发给她
但是它和通义听悟App的翻译有什么不同呢。
效果层面,应该差不多,毕竟都是一个妈生的,技术同源。最大的不同,在于介质。
通义听悟是纯软件,它依赖你手机的麦克风。
在安静环境下还行,一旦到了嘈杂的环境,你手机录到的声音可能就是一锅粥,AI难转写翻译。
所谓"Garbage in, Garbage out",源头不行,后面白费。
钉钉A1是一个专为收音而生的硬件。6nm AI音频芯片,6个麦克风阵列,还有骨传导拾音等技术,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它能录到最高质量的原声。有了高质量的音频数据,AI的翻译和转写准确率才能有保障。
我用于测试的是Google开发者大会的YouTube直播回放,回放里面不仅有原英文语音,同时还有中文语音,在两种语音的干扰下,钉钉A1还是能稳定、准确的识别到英文,进行实时翻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Z56jmJabSA
另外,如果去参加一个国际性的行业展会,你可以把A1吸在手机上,跟一个外国客户相谈甚欢。你通过手机App看着实时字幕(要是有语音就更好了),沟通毫无障碍。
结束之后,一份中英双语的会谈纪要自动生成,客户的每一个需求都清清楚楚。这对于做跨国生意的人来说,确实很方便。
我数了一下,录音后,会议纪要啥的支持19种语言翻译,和双语显示。
当然,钉钉A1真正的护城河,是背后那个花了十年时间,积累了数亿用户的钉钉办公生态。
当A1和这个生态彻底打通之后,这才是最牛逼的地方。
比如,AI听记帮你从会议录音里,提炼出了几条待办事项。在别的App里,你可能需要手动复制粘贴到你的待办清单里。
但在钉钉里,你只需要点一下,就能把这条纪要内容,一键转成钉钉待办,并且直接在钉钉里指派给某个同事,设置好截止日期。
从线下的一句口头沟通,到线上一个可追踪,可管理的任务,整个流程被彻底打通了。
所有信息,都在钉钉这个工作闭环里流转,不会丢失,不会遗忘。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功能,对我这种健忘的人来说,简直是刚需:
钉钉A1可以和你的钉钉日程联动。如果新开一个日程(比如一个会议),它会提醒你是否需要开启录音。可以设置到点自动录音,完全无感。
上次昆明的WayToAGI线下活动,我去了,带的TicNote,在会上做了关于n8n的分享,我本来想用TicNote记录我的分享,用于后续分析提高演讲能力,结果上场的时候忘记开启录音了...后面也还有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就很蓝瘦。
有了个功能,提前设置好,就不怕临时忘记啦~
钉钉A1还提供了9种角色的AI小助理(也支持自定义AI助理)。
会根据不同场景,智能匹配合适的AI小助理来进行分析。
如果你是一个HR,在面试的时候开启录音,面试结束后,HR助理会帮你自动分析面试内容,总结候选人的技能点,性格特点,甚至帮你生成一份面试评估报告。
分析后的数据还会自动同步到AI表格,前提是要在AI小助理编辑页开启表格同步
对于企业来说,钉钉A1的价值非常大。
过去,销售拜访客户,面试候选人,这些过程中的沟通信息,都是一次性的,随着沟通结束可能就烟消云散了。
现在,通过钉钉A1,这些最有价值的语音数据,都可以被结构化地沉淀下来,当然,而且是在严格遵守隐私保护的前提下。
这些数据,可以反过来赋能企业。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销售和客户的真实对话,来优化销售流程。可以通过分析面试录音,来优化招聘标准等等...
这些沉淀下来的语音信息,最终会成为企业一个可复制,可分析,带不走的知识资产。
说了这么多优点,钉钉A1还是有一些待改进的点:
一个是稍重:A1有40.8g,比26.7g的TicNote重了14.1g
这可能就是续航增加带来的弊端吧,所谓有得必有失。
美中不足的是钉钉A1的实时翻译还未接入TTS(不能实时输出翻译后的语音)
AI总结那里,也缺少了思维导图。
当然这款产品才刚刚推出,有一些缺点也正常,以大厂的实力肯定会快速优化迭代(而且大部分的升级其实也不需要更换硬件,都是软件层面的升级)
「最后」
体验下来,感觉A1和同类的AI录音卡片相比,它价格更低,性能更强,AI应用也更丰富。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钉钉A1真正的产品价值,是它扮演了一个线下世界数据入口的角色。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聊工作的数字化,但更多的是在解决文档,表格,聊天记录这些线上数据的结构化问题。
但是大量的,更宝贵的线下沟通信息,比如会议,访谈,拜访,面试这些都是被忽略的状态。
而这些信息往往才是最宝贵的,人与人之间最真诚,最宝贵的信息交换可能还是在线下见面的时候。
钉钉用一个极具性价比的硬件,高质量地捕捉线下世界的语音数据,然后通过AI听记,将这些非结构化的语音,转化成结构化的知识,最后再无缝地融入到钉钉强大的生态中,让这些信息能够被找到,被充分利用,更方便的执行。
对我们个人来说,它是一个随时待命的AI助理,帮我们减负,提效。
对企业来说,它可能是一个全新的基础设施,帮助企业在AI时代,沉淀更多的数据资产,更高效地运营。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8-25
我用飞书表格,实现门店的多屏的无人化管理
2025-08-25
钉钉发布首款 AI 硬件,CEO 首谈加班争议,「无招」的大招是给每个打工人配 AI 秘书
2025-08-23
前美团硬件负责人创业,做了一款项链式的「AI相机」|涌现NewThings
2025-08-22
我把滴滴出行MCP当成老年机来用,效果太棒了
2025-08-18
如何将 LM Studio 与 ONLYOFFICE 结合使用,实现安全的本地 AI 文档编辑
2025-08-16
滴滴出行MCP - AI时代的智能出行助理
2025-08-15
粉笔推出AI智能音箱:AI战略重要一环?
2025-08-15
设备巡检的新范式:Agent + PAN-OS MCP
2025-07-08
2025-06-04
2025-06-28
2025-07-04
2025-06-25
2025-07-03
2025-06-15
2025-07-07
2025-06-03
2025-07-22
2025-08-15
2025-07-08
2025-07-08
2025-05-27
2025-05-24
2025-05-17
2025-05-14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