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朋友橘子开发的AI播客产品ListenHub,让文字内容轻松转化为生动对谈,揭示听觉系AI产品的巨大潜力。 核心内容: 1. 听觉系AI产品的市场背景与增长潜力 2. ListenHub两大核心功能:文本转播客与声音克隆 3. 未来AI播客产品的形态发展与商业机会
为什么是听觉系产品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场景下,我们需要通过”听播客“来感受世界?
我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场景,一般是:
这些场景总结一下就是:当用户与自己独处时,且用户的视觉系统在做无技术含量的常规事务。很明显,随着结婚率下降,未来中国人与自己独处的时间会越来越多,这样看来,用户给播客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你可以参考电影《her》里的场景,主人公就是因为声音而爱上了他的AI助手)
实际上播客这种形式在北美的流行程度是非常高的,根据报道[1]北美大约有1.4亿播客用户,而北美总人口约6亿。这就意味着每4个人中,有一个人是播客用户。
在国内我查到最新的数据是参考2023年7月与小宇宙COO的访谈报道[2],其中提到当时小宇宙的月活是450万,不及北美的1/3。如果参考目前北美用户占比,中国未来还有望增长3亿的用户群。
如此庞大潜力用户群,对于创作者来说确实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优质的创作者快速生产播客呢?
其实播客的内容生成本质是一种内容翻译,和静态图文相比, 两人对谈的方式,会更多激发大家去思考。想象你在听老师单独讲课,和听一个老师与一个学生对话式呈现。
ListenHub能做什么
使用下来,ListenHub有两大功能:一是把文本翻译为播客,二是声音克隆,构建个人品牌。
1. 把文本内容转成对谈播客。
用户输入任何文字,或者上传任何图文内容,选中两位主播声音,点击“创作”后等待3分钟可以生成播客了。比如我把之前在极客时间中讲神经网络原理的内容拿出来。两位主播一个负责调起听众的胃口,一个负责回答,这样理解后的内容就会更加深刻。
随后这种对谈形式也激发我以播客作为逐字稿,做出了动画小视频),用3分钟的时间可以把原本静态的图文变为更有趣的载体,这个视频发布在我的小红书小号(产品二妹)上。
[放大观看效果更好]
2. 克隆自己的声音
如果你也想开始经营自己播客,可以使用ListenHub克隆自己声音。不过目前还不支持用户自己克隆,需要把声音文件按照网站上的指示发给后台管理人员。
在录制声音的时候,要想象你是在和一个人录播客,可以有爽朗的笑声,带上语气,这样声音会更自然。 当然,你也可以克隆不同版本的声音,比如可以有激情高扬的脱口秀版本,也可以有沉稳睿智的口播版本。
克隆好之后,你就能在这里看到自己的音色选择了。
然后把平时写的小文章、小笔记发给ListenHub,就可以光速改写为自己的播客啦。 后面我也会有更多的内容以播客、视频的这种方式和大家见面,而ListenHub在这个过程中帮我做了两件事:
以这种方式,ListenHub百倍速地加快了播客的生产方式。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7-29
腾讯的IDE codeBuddy体验来了,说点自己的感受。
2025-07-29
突发:GPT-5下周发布
2025-07-29
WAIC 2025 观察:大模型进入“效率与场景”决胜期
2025-07-29
爆火了大半年,Agent 到底能干好多少活 | WAIC 特别策划
2025-07-29
AI还有哪些机会?你是否适合切入?
2025-07-29
GPT-5“全家桶”本周上线?首测:秒出网页,编程能力逆天!
2025-07-29
刚刚,微软推出AI浏览器,上网从此不一样了
2025-07-29
「All in AI」的 Shopify,分享了他们的全员 AI 落地实践,全是干货
2025-05-29
2025-05-23
2025-06-01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6-07
2025-06-21
2025-06-12
2025-05-20
2025-07-29
2025-07-28
2025-07-27
2025-07-27
2025-07-25
2025-07-24
2025-07-24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