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百度沈抖:对AI的50条判断

发布日期:2025-10-18 07:59:20 浏览次数: 1526
作者:混沌学园

微信搜一搜,关注“混沌学园”

推荐语

百度沈抖博士50条AI实战心法,助你精准把握智能经济浪潮中的航向。

核心内容:
1. 人工智能对人类能力边界的突破性影响
2. 大模型应用如何重构行业格局与产业链
3. AI产业落地的关键方法论与实践路径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面对层出不穷的AI技术概念,你是否被各种问题困扰:


害怕投入太大,不知道如何精准用AI赋能自己的行业?


怎样才能不被落下,同时又不会因为盲目跟风而成为被割的“韭菜”?


行业内外,厉害的人都是怎么用AI的?


……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众声喧哗里,而在先行者跨越无数坑洼后提炼出的实战心法中。


10月31日,无锡飞马水城,混沌2025AI应用成果大课,我们荣幸邀请到一位深度参与并引领这场变革的产业先行者——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博士。


他将在混沌的讲台上,分享企业实现AI落地的核心方法论与前瞻判断。


下文是沈抖老师过去关于AI的部分思考精华,我们提前感受下沈抖博士的思考深度与锐度。


立即锁定席位,与沈抖博士及众多同行者一道,在智能经济的浪潮中,找准你的航向。




对智能时代的判断

 

1.人工智能是对人类能力边界突破最大的一次飞跃,其意义远超蒸汽机和工业革命。


2.大模型的智力上限还会继续拉高,大模型的应用会彻底改变行业格局。这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诞生无限可能性。


3.上一次大的行业变革,是在互联网时代。而AI创造的价值,会远超互联网。


4.互联网时代,核心是信息流通。网站和App,封装的是信息,交付的也是信息,信息流通足以创造相当的价值。


5.智能体的核心是Agent,也就是智能体,封装的是智能,交付的是结果。所有计算产生的智能都会被封装进Agents,参与价值创造和交付。

 

6. ⼀个企业可以只有⼀个官⽹,但⼀定会有⼤量的Agents。

 

7.24年我们说有多少场景,就有多少Agents。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保守。现在的一个岗位、一个场景,以后就可能是几个、几十个Agents。


8.当价值的创造方式被重构,产业链也会进化,AI就会进入真正的超级周期。而今天,我们正站在这个超级周期的起点,加速进入智能经济时代!


AI产业落地的判断


9.所有的技术突破,最终都要落到客户价值上。

 

10.只有真正踩到淤泥里,才能把事儿干成。咱们做AI、做大模型,也是一样。只有深入产业,才能挖出真正的价值。

 

11.我⼀直看好⼤模型,虽然现在很多应⽤还在探索期,还没那么“惊艳”,但⻓远看⼀定是值得期待的。

 

12.大模型在TOB领域里面是一个逐步渗透过程,不像原来一个2C产品一下大家觉得它火了。在TOB领域就是慢慢渗透,就是润物细无声,你没有感觉到它,后来忽然回首一看,整个生产流程,研产供销服全是大模型来驱动的。

 

13.如果大模型带来的产业智能化变革势不可挡,那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赶快行动。

 

14.⼤模型应⽤已经不是简单的模型API调⽤,而是需要对接各种组件、工具,需要做各种精细的编排。

 

15.今天AI开发的核心,是Agent。但今天的Agent,和一年前已经完全不同。过去,Agent主要处理一些步骤简单、规则明确的任务,现在,模型能力更强了,Agent也能处理更加复杂的任务。

 

16.智能体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多数情况下有既定的⼯作流。这个世界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计划性的,原来需要⼈定义和执⾏的⼯作流,现在由智能体帮你实现,再通过调⽤外部⼯具,它就可以完成任务。

 

17.现在大模型应用落地,RAG仍然是控制幻觉、提高准确性的有效手段,而且非常经济。

 

18.在实际业务中,很多问题天然适合拆解成多个类型的子任务,通过不同的Agents协作来完成。比如在科研场景下,不同的Agents可以聚焦不同的环节,有的做方案调研,有的做实验设计,有的写报告……他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研究进展就能快很多。

 

19.把Agent做出来只是第一步,当Agent被嵌入到企业的核心系统、成为企业运营的一部分、要成为“真正有用的AI”的时候,必须要求服务稳定、安全、可控。这里考验的是企业级全栈AI能力。

 

20.一个应用的落地,本质上是一个“系统”的构建过程。这个过程不容易,也没法省略。

 

21.系统的价值,不仅是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是让企业拥有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会成为整个AI生态发展的源动力。

 

22.企业需要一套真正系统化的AI开发基础设施,既要易用,又要强大,还能支撑Agent开发范式的持续创新。

 

23.过去三⼗年,互联⽹,尤其是移动互联⽹⾼速发展,整个⾏业数字化转型⾮常深⼊,已经沉淀了⼤量的数据和⼯具。通过像MCP这样的开放协议,这些果实可以⼀键继承到智能时代。

 

AI云的判断

 

24.企业的AI云,不再是成本中心,而会成为新型的利润中心。


25.传统的云计算系统依然重要,但不再是主角,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对新的计算平台,也就是智能计算,做好抽象和封装,重新定义人机交互,为开发者提供更简单、更流畅的开发体验。

 

26.新⼀代的AI云建设,应该⼀切以智能为核⼼,致⼒于提升智能的天花板、扩⼤智能的渗透⾯


27.智能经济时代,一定要有新的基础设施来支撑,这就是云智一体、智能优先的AI云。

 

28.什么才是真正的AI云,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智能优先?核心要素是算力、模型、数据和工程能力。


29.在计算领域,Scaling Laws会持续发挥作⽤。极致的计算效率仍然是⼤模型能⼒上限提升的核⼼驱动⼒。

 

30.2025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强化学习的scaling。强化学习通过可验证的奖励机制,激发了模型更深层次的逻辑推理能力,它所采用的训推一体的计算范式,也带来了今年最重要的AI计算范式的变革。


31.判断模型好坏的标准是企业有没有真的用起来、客户是不是觉得有价值。

 

32.在大模型应用落地的过程中,很多行业和场景,有自己独特的数据和业务问题,通用的大模型在效果和性价比上很难满足客户需求,因此需要定制相应的专精模型。

 

33.传统的SFT是一种精调方式,“手把手教模型怎么干”,它需要用大量高质量数据做示范,一个简单的场景可能就得上千条数据,这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34.RFT通过提供评估标准或奖励模型,我们可以让模型自己在业务场景中不断自我优化,发挥更大潜力,这对于目标清晰、评价标准明确的场景,比如代码生成、客服问答等场景,尤其适用。

 

35.不论是精调模型还是开发编排Agent,数据都是基础,甚至成了比算力都重要的核心要素,因为算力是标准的,可以买到,而数据才是秘密武器。


36.工程师有50%到80%的时间,都得花在数据治理上。

 

37.中国作为AI技术的策源地,要保持领先,我们就要在AI云上持续创新。

 

38.每⼀代基础设施的使命,都是激发新产业、创造新增⻓。

 

对组织变革的判断


39.再好的技术、再清晰的业务场景,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撑,也很难真正发挥价值。


40.技术和业务的变⾰,最终都会落到组织变⾰上。

 

41.未来的组织可能不再是金字塔,而更像“手工章”的形状:管理层足够聪明、信任AI,下面的人把程序写好,中间层会越来越薄,因为不再需要层层传递。

 

42.企业AI战略必须⾃上⽽下。

 

43.企业应该从现在开始做好重构产品和服务的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基础设施、思维方式、组织方式层面。

 

44.每个企业都应该在组织内部构建AI原生思维。重新思考产品、服务与用户的关系。

 

45.AI的确存在不确定性,有些地⽅难免做得不尽如⼈意。但在AI时代,我们必须学会抓住“杠杆机会”。Agents可以把⼈的效率放⼤百倍甚⾄千倍,那就⾮常值得尝试。

 

46.AI对劳动⼒市场的颠覆已经开始。未来数字员⼯和⼈类员⼯共存。

 

47.现在谈⼤模型,很多⼈容易陷⼊⼀个误区,总想着⽤机器和⼈去对⽐,看能不能⽤机器替代⼈、降低成本。这样是一个零和游戏,本质上没有真正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这种视⻆去看⼤模型的价值,⼀定是悲观的。

 

48.AI真正的价值,不是“替代谁”,⽽是怎么去创造新的场景、激发和满⾜新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新的产业、新的繁荣。

 

49.不用去想着怎么用AI替代人,减少员工,而是怎么赋能员工拥抱新技术、创造新价值。


50.没有被标准化、⼯业化的⾏业,⽐如艺术,⼈是很难被替代的。


图片

抓住AI时代红利;


根据业务的六大场景落地AI;

与2000多位AI先行者学习;

这场大课,可别错过!


混沌2025AI应用成果大课(含大展)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江苏无锡飞马水城举办,届时,全国2000多位AI创新者与AI领域的著名企业家、投资人、AI创新专家将参与其中。


扫码报名👇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