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Karpathy:智能体什么都干不好,AGI 至少还要十年

发布日期:2025-10-18 11:55:17 浏览次数: 1537
作者:AI范儿

微信搜一搜,关注“AI范儿”

推荐语

AI大牛Karpathy直言:当前AI智能体连基本操作都困难,AGI时代至少还需十年沉淀。

核心内容:
1. 智能体技术现状与关键瓶颈分析
2. AGI发展的四阶段演进路线图
3. 强化学习算法的根本性缺陷与改进方向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只是仍然很难。”——Andrej Karpathy

最近 AI 圈又在狂吹“智能体元年”,好像明天你的 AI 就能替你上班、理财、谈恋爱了。
但刚从幕后回归的 Andrej Karpathy,直接泼了盆冷水:“它们现在连鼠标都点不准。”
在最新一期《Dwarkesh Podcast》里,这位 OpenAI 创始元老、前特斯拉 AI 负责人、深度学习老炮儿,说了不少大实话:
  • 别信“Agent今年爆发”——真正的智能体时代,至少还要十年;
  • 今天的 AI 不是缺智商,是没记忆、没感官、没手脚、不会规划;
  • 强化学习?他直言“是个糟糕的算法”,人类学东西可没这么笨;
  • 甚至警告:用 AI 生成的数据继续训练,模型会越练越傻,最后变成复读机;
  • 但他也留了希望: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会陪你学习、提问、反思的AI伙伴。
没有 hype,没有末日预言,只有工程师式的清醒和一点点温柔的期待。
如果你也觉得AI最近“神得有点假”,这篇访谈,正好帮你把脚踩回地上。
原采访非常长,以下是核心要点。
(注:本文采用了 AI 工具结合人工校正的方式进行处理)
🌍 智能体至少需要 10 年
主持人 Dwarkesh 开场就问他:“为什么说是‘智能体的十年’,而不是‘智能体的一年’?”
Karpathy 笑了笑:“因为它们现在还什么都干不好。”
Karpathy 反对那句流行语——“这是智能体(Agent)的一年”。在他看来,这更像是一个“十年级别的时代”。
Claude、Codex 等模型确实聪明,但距离“能真正替人完成任务”的数字员工,还差几个关键环节:
  • 没有记忆:缺乏持续学习(Continual Learning);
  • 不会看世界:多模态能力仍有限;
  • 动不了手:无法高效操作电脑、执行复杂任务;
  • 不懂规划:推理与目标分解仍十分脆弱。
这些问题并非无解,但每一项都非常难。
“要让智能体学会行动、感知、规划、执行,还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的演化——算法、界面、硬件、社会结构都得跟上。”
Karpathy 的判断很理性:“十年,差不多是合理的时间尺度。”
这十年里,AI 将逐步拥有“感官”和“身体”,从单纯的语言助手,成长为具备行为与目标的“数字生命”。
🧩 AGI 不是更大的模型,而是会行动的智能体
Karpathy 眼中的 AGI,不是一个更大的语言模型,而是一个会行动的智能体。
“AI 不该只是回答问题的机器,它应该理解世界、制定计划、执行任务、反思经验。”
他把人工智能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 深度学习阶段:AI 学会“看”,会识别图像(比如 AlexNet)。
  • 强化学习阶段:AI 学会“动”,能玩游戏、能在环境里试错(比如 DeepMind 的 Atari)。
  • 大语言模型阶段:AI 学会“想”,能理解人类语言。
“接下来这一阶段,就是智能体的时代。”
⚙️ 强化学习很糟糕
谈到强化学习,Karpathy 直言:“强化学习是个糟糕的算法,但比它更好的还没出现。”
他批评 RL 的本质太粗糙:它只是根据最终结果奖惩行为,却无法区分过程中的“对与错”。
“这就像一个学生,考完试才知道自己错哪题,却没人告诉他哪一步逻辑出错。”
而人类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我们会对每一步进行反思和微调,不会等到最后才知道“好或坏”。
未来他更看好“过程监督”(Process-based Supervision):让模型在每个推理步骤都获得反馈,而不是只看终点得分。
“这才更像人类的学习。”
💭 模型坍缩,让 AI 变‘笨’
主持人问到:“为什么 LLM 无法像人一样真正‘思考’?”
Karpathy 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模型在用自己生成的数据继续训练时,会逐渐“坍缩”——输出越来越单一、缺乏创造力,最终退化成“复读机”。
“这跟人类恰恰相反,人类的学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我们会做梦、会走神、会胡思乱想——这些随机扰动让思维保持多样性。而 AI 没有梦,也没有混乱。”
他笑着说,也许未来 AI 也得“做梦”。
“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要让模型学会‘乱想’,才不会变笨。”
📈 AGI 并不会带来“奇点爆炸”
面对主持人抛出的经典问题——“AGI 会不会引发生产力爆炸?”
Karpathy 给出一个出乎意料的冷静回答:

“不会。AGI 会融入人类社会 250 年来稳定的 2% 经济增长曲线。”

换句话说,AI 不是核爆,而是渐变的地质运动。
它会潜入社会底层、产业流程、教育体系,改变世界的节奏,但不会一夜之间颠覆人类文明。
🎓 教育的未来是「人机共学」
在谈到教育时,Karpathy 变得温柔起来。
“未来的教育不会再是记忆知识,而是与智能体共同学习。”
每个人都可能拥有一个专属学习助手:它懂你的习惯、帮你提问、引导反思,就像一个终身学习的伙伴。
这也是他最看好的 AI 应用场景之一——“教育中的伴学智能体”。
🧠 十年之后,数字生命会出现
整场访谈中,Karpathy 没有喊口号,也没有卖“未来焦虑”。
他只是不断重复一句话:
“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但仍然很难。”
他的语气冷静,却暗含兴奋。
十年前,他站在深度学习的起点。
十年后,他又一次站在“智能体时代”的门口。
这一次,他相信——真正的“数字生命”,正在酝酿。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