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Meta正在用KPI考核推动全员AI化,不会用AI可能成为职场新危机。核心内容: 1. Meta面试允许使用AI助手,反映公司文化转向AI驱动 2. 2026年起绩效评估将纳入「AI驱动的影响」作为核心指标 3. 通过游戏化培训和奖励机制加速员工AI技能提升
新智元报道
一位软件工程师进入Meta的面试考场,心里七上八下:眼前的编程题难度不小,以往他可能会偷偷在心里琢磨要不要用ChatGPT偷看答案。
然而这一次,主考官直接对他说:「可以打开AI助理一起作答。」
面对这场「开卷考试」式的面试,这名应聘者反倒愣住了:在别的公司这是作弊,在Meta却成了被鼓励的常规操作。
事实确实如此,今年Meta开始允许部分求职者在编码面试中使用AI助手。
Meta在内部公告中解释道,这种「AI赋能面试」更能代表真实的开发环境,也能让所谓借助大模型作弊失去意义。
曾经避之不及的AI作弊,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应试利器。
这场招聘新政预示着Meta公司文化的转向:AI将成为每个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这样的转变如今正从招聘延伸到日常管理。
11月中旬的一个清晨,Meta全体员工收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内部邮件。
据悉,这是人力负责人Janelle Gale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从2026年起,员工绩效评估将正式把「AI驱动的影响」纳入核心指标。
每个Meta员工都将被考察会不会用AI、用AI产生了多大价值。
评估标准包括:员工如何利用AI提升自身工作成果、如何开发出显著提高团队生产力的工具等。
这项新规不会在2025年度考核中硬性执行,但管理层已经鼓励员工在今年的自我评估中主动提及通过AI取得的成绩。
在备忘录中,Gale开宗明义地写道:「随着我们迈向AI原生的未来,我们希望表彰那些帮助我们更快抵达这一目标的人」。
谁能借助AI创造更大的业绩,谁就将获得更多认可和奖励。
事实上,早在这份备忘录下达之前,Meta内部已经涌动着AI化的潮流。
为了让员工尽快熟练运用AI,Meta悄然将「工作游戏化」。
今年年初,公司上线了一项名为「Level Up」的自愿参与项目,把使用AI变成一场闯关游戏:员工通过内部AI聊天机器人Metamate完成各种任务,从用AI润色报告到用AI生成代码,累积里程碑即可获得徽章和奖励。
千方百计、绞尽脑汁,Meta想让员工尽可能多地在工作中使用AI。
不少原本对新工具陌生的老员工,也在小游戏的驱动下开始尝试让AI分担工作。
有工程师第一次用Metamate重构代码,就拿到了更高的运行效率;
也有产品经理尝试让AI生成方案PPT,惊喜地发现思路比以前更开阔。
在游戏中尝到甜头的人,很快就成了AI办公的忠实粉丝。
正因有了这些铺垫,Gale在备忘录中同时宣布:公司决定在2025年提前奖励那些利用AI驱动业务取得突出成果的员工,以激励大家大胆创新。
新的风气也改变了Meta员工日常工作的画风。
临近年底是绩效评估季,如今员工们打开电脑,多了一个得力「笔友」相伴——公司最新上线的「AI绩效助手」。
这个工具集成在Metamate中,员工只需罗列出一年的业绩要点,AI助手就能帮忙润色、补充,生成一份像模像样的绩效评语。
一些经理也用它来起草同事反馈。
一位Meta员工私下打趣道:「今年我的绩效总结有一半是AI写的,不知道HR看了会给AI几分?」
其实Meta高层对此心知肚明并乐见其成:他们正式推出了这款AI绩效助手,并将在12月8日启动的年度评估中全面引入。
员工既可以使用Meta自家的Metamate,也可以调用谷歌最新的生成式AI模型Gemini来完成评价撰写。
据悉,不少Meta员工早已在去年悄悄用内部AI机器人代笔自评。
在人机协作写年终总结的奇景中,Meta员工迎来了公司史上第一次由AI参与打分的绩效考核。
Meta对AI的推崇并非特例,而是整个硅谷大势所趋。
这份备忘录的措辞透露出决心,也折射出科技巨头间的竞赛压力。
微软的一位高管今年6月就在内部直言:员工使用AI「已不再是可选项」。
一个月后,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也在全员大会上要求员工积极运用AI,以确保谷歌在AI竞赛中保持领先。
连亚马逊都开始要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融入AI,提高效率。
在Meta内部,推动AI应用已经上升为战略优先级。
一位公司发言人强调,「AI已是我们的重点,我们专注于利用AI帮助员工完成日常工作」。
甚至就连扎克伯格本人也多次公开表示,对AI能在生产力上取得的成就充满期待。
他预测在不久的将来,AI工具完全可以胜任一名中等水平工程师的工作。
由此看来,从招聘、培训到考核,全方位拥抱AI,既是Meta追赶下一波技术浪潮的自我革新,也是整个行业的大势所趋。
那些曾经怀疑AI只是噱头的人,此刻恐怕已经嗅到空气中逼人的火药味。
技术江湖的座右铭正被改写:不会充分利用AI的人,终将发现自己正被AI所淘汰。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18
你以为在训练AI,其实是暴露你对自己业务的无知
2025-11-18
AI认知 | 99%的AI Agent项目会死于“伪需求”,用OSCAR模型,成为那幸存的1%。
2025-11-18
AI、游戏双驱动,腾讯「赚麻了」
2025-11-18
小米发布 MiMo-Audio:用 1 亿小时音频预训练打造“通用语音大模型”
2025-11-18
为什么 LLM 搞不定复杂任务?ReAct 与 Reflexion 技术综述
2025-11-18
LLM还不是世界操作系统:语言大模型的七个致命缺陷
2025-11-18
EI Search:生成式AI时代的知识探索新范式?
2025-11-18
Kosmos发布:一个让博士生“失业"的科研AI?
2025-08-21
2025-08-21
2025-10-02
2025-09-16
2025-09-19
2025-09-08
2025-09-17
2025-09-29
2025-08-20
2025-10-26
2025-11-18
2025-11-18
2025-11-17
2025-11-15
2025-11-14
2025-11-12
2025-11-10
202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