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拆解Figma | 90后辍学创业,昨夜引爆IPO市场,Figma做对了什么

发布日期:2025-08-01 11:54:34 浏览次数: 1569
作者:深思SenseAI

微信搜一搜,关注“深思SenseAI”

推荐语

90后辍学创业逆袭神话!Figma如何从破产边缘到500亿美金市值?

核心内容:
1. 创始人Dylan Field的传奇创业历程与关键转折点
2. Figma颠覆性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数据拆解
3. 从收购失败到独立上市的突围策略分析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引言:一场IPO狂潮,Figma引爆资本市场

在科技界,很少有哪家公司的上市能像Figma一样,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由90后天才少年Dylan Field创立的设计协作应用巨头今日凌晨正式登陆纽交所,资本市场为之沸腾。IPO当天,Figma的股票认购异常火爆,超额认购比例惊人,导致开盘时间一再延迟。最终,开盘价格远超预期,股价在上市首日更是飙升250%市值一举突破500亿美金大关,成为今年最受瞩目的科技股之一。

这场IPO狂潮不仅是对Figma过去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潜力的无限憧憬。Figma究竟做对了什么,能让它从一个早期差点破产的创业项目,成长为如今引爆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本文将深度拆解Figma的创业故事、产品数据和成功之道,为当前的AI创业者们提供宝贵的启示



    ////     



01


从辍学到上市,一场跌宕起伏的创业英雄片


Figma 创始人 Dylan Field 曾是个标准的「90后辍学生」。在布朗大学求学期间, Dylan就展现出对科技和创新的狂热。19岁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辍学,加入了由硅谷传奇投资人Peter Thiel创立的“Thiel Fellowship”项目,获得10万美元资助,正式踏上了创业征途。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 Dylan的第一个项目,一个关于无人机的尝试,很快就以失败告终,几乎让他陷入破产的边缘。经历了初期的迷茫和失败后,Dylan 和他的团队将目光投向了设计工具领域,在尝试WebGL 技术期间,他们曾用一周时间做了一个网络表情包生成器,还基于此出去融资,但该项目仅维持了五天。之后他们聚焦于浏览器中的界面设计工具,并以“消除想象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为愿景,创立了Figma。Figma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设计协作模式,它将设计工具搬到云端实现多人实时在线协作,极大提升了设计效率。

凭借着卓越的产品和用户体验,Figma迅速崛起,成为设计软件领域的明星企业,甚至让行业巨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2022年,Adobe曾提出以高达20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Figma,然而,这笔轰动一时的收购案最终却因为全球多国监管机构的反垄断审查而被迫终止。

尽管收购失败,但Figma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加速了AI时代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扩张节奏,并加速独立上市的进程。从辍学创业的青涩少年,到带领公司成功IPO的行业领袖, Dylan Field 的创业历程无疑是一部充满挑战、坚持与最终胜利的英雄史诗,为AI时代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树立了榜样。



    ////     


02

关键数据拆解,当之无愧的SaaS范本

从招股书披露核心数据来看,Figma 展现出顶级 SaaS 公司极为罕见的“四高特征”—高增长、高质量、高效率、高渗透,是典型的产品驱动型公司成功范式。

图:Figma关键数据指标拆解


1.高增长:持续的收入爆发力

Figma 在 2024 年实现营收 7.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48%;2025 年 Q1 营收达 2.28 亿美元,同比增长仍高达 46%。与此同时,其年化经常性收入(ARR)已达到 9.12 亿美元,表明其营收结构稳定、可持续,具备 SaaS 模型中最核心的长期复利属性。

2.高质量:客户黏性强、盈利能力优

Figma 的客户质量极高,净收入留存率NDR)达到 134%,这意味着老客户不仅持续留存,还在不断扩大采购额度,展现出产品在客户组织内部的强扩张性。同时,公司 2025 年 Q1 净利润达 4490 万美元,毛利率高达 88%-91%,为未来进一步利润释放和产品投入提供了安全边际。

3.高效率:保持研发投入、已实现盈利

在高速增长的同时,Figma 早已实现良性经营。2025 年 Q1,经营利润率达到 18%,表明公司已经走出初创期“亏损换规模”的阶段。研发费用率为 32%,说明其在持续创新投入的同时,也保持了较高资源利用率。

4.高渗透:客户、产品与区域的全维度扩展

Figma 的增长不仅靠新增用户,更来源于对现有客户组织、产品体系与全球市场的深度渗透。在客户维度,财富 500 强客户占比高达 95%,其中 ARR 超过 1 万美元的客户已达 1.1 万个,占据整体收入的 30%,公司已成为大型企业协作体系中的基础设施。

在地域维度,国际市场(非美国)营收占比达 53%,显示出极强的全球化能力。而在产品维度,多产品使用率高达 76%,大多数客户不仅使用 Figma Design,还部署了 FigJam、Dev Mode 等产品模块,提升了单位客户价值和留存率。

Figma的关键成功要素总结:

1.颠覆性的产品定义:Figma的核心创新在于将设计工具从桌面端搬到云端,实现了真正的“多人实时协作”。在Figma之前,设计协作通常需要通过文件传输、版本管理等繁琐流程,效率低下。Figma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的特性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让设计师、产品经理、开发者等不同角色可以在同一画布上无缝协作,彻底改变了设计工作流,提升了团队效率。

2.产品驱动增长(PLG)模式:Figma是PLG模式的典范。它通过提供免费增值(Freemium)版本,让用户可以零成本体验产品的核心价值。用户在免费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产品的强大功能和协作优势后,会自发地向团队和公司推荐,从而实现用户裂变。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获客成本,还通过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实现了病毒式传播。

3.精准的用户选择与社区建设:Figma最初瞄准的是设计师群体,但其协作特性使其迅速扩展到产品经理、开发者等更广泛的用户。Figma高度重视用户社区的建设,通过举办Config大会、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内容生态,Figma构建了一个活跃且忠诚的用户社区。用户在社区中分享经验、贡献内容,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价值和用户粘性。

4.强大的用户裂变与分享机制:Figma的产品设计天然具备裂变基因。用户在Figma中创建的设计文件可以轻松分享给团队成员,邀请他们共同编辑或评论。这种基于文件的协作和分享,使得Figma能够通过现有用户快速触达潜在用户,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例如,一个设计师在Figma上完成项目后,会邀请产品经理和开发者加入,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甚至公司的使用。

5. SEO 和内容营销助推增长:Figma 建立结构化话题集(topic clusters)、竞品对比页、非常规内容(如颜色代码词条),结合社交媒体病毒传播策略,低成本的获取了大量流量。Figma每月有数千万量级的自然访问量,SEO 成为其最大流量引擎之一。

6.持续的产品创新与生态拓展:Dylan Field 早期高度重视用户声音,持续迭代产品体验,直到找到精准定位与产品节奏,确立了Figma在设计领域的核心价值。但Figma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不断拓展产品边界,进一步满足用户协作的需求、AI时代更多便捷的设计和产品落地的需求。这种持续的产品创新,使得Figma能够不断吸引新用户,并提升现有用户的LTV(生命周期价值)。

综上来看,Figma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在产品、增长、用户和生态等多维度上协同发力的结果。其关键数据指标的亮眼表现,正是这些正确决策的直接体现。



    ////     



03

AI浪潮下的Figma:产品革新与战略远见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和编程领域也在经历着深刻变革。Figma作为设计工具的领导者,积极拥抱AI,并将其视为推动产品创新和拓展战略边界的关键力量。Figma 在 Config 2025 发布的四款 AI 产品(Sites、Make、Buzz、Draw)和全新 Grid 系统,力图一举打通“设计→网站→内容→代码”的闭环,摆脱对第三方建站、内容创作或低代码平台的依赖,构建一体化的协作生态。


图:Figma在设计全链路的产品布局


Figma并未将AI视为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将其深度融入到核心产品和工作流程中,旨在自动化和简化用户的工作流程,提升设计效率和创造力。Figma已推出多款基于AI的产品和功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Figma AI 这是一个整合了多项AI功能的套件,旨在自动化和简化用户的工作流程。Figma在2024年整个测试期间免费提供这些工具,以鼓励用户体验和反馈。


•Figma Make: 这是一款强大的AI生成式设计工具。用户只需通过文本描述,Figma Make就能快速生成原型和应用程序界面。这极大地缩短了从概念到原型的转化时间,让设计师能够更专注于创意和迭代。


Figma Draw: 作为全新的矢量绘图套件,Figma Draw集成了自由绘图和专业级插画功能,并可能通过AI辅助,让用户更直观地表达创意。


•Figma Buzz: 这是一款AI批量生成品牌素材的神器,能够帮助企业规模化地生产符合品牌调性的广告和营销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品牌资产的管理和应用效率。


Figma Sites: 这是一个用于设计、原型制作和发布网站的一体化工具,AI的加入可能使其在网站布局、内容生成等方面提供更智能的辅助。


•Figma to Code: Figma积极探索将设计稿一键转换为可维护代码的功能,通过AI技术实现UI设计到代码的无缝转换,这对于开发者而言是效率的巨大飞跃,也进一步打通了设计与开发的协作壁垒。

AI的引入使得Figma能够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设计工具,借助AI帮用户实现自动化重复性任务,设计师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创意和策略层面。同时,AI也进一步降低了设计的门槛,使得非专业设计师也能通过Figma的AI工具快速实现创意落地,实现“设计是每个人可以做的事”的愿景。

同时,Figma的目标是优化软件产品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构思、设计到开发、落地。尤其是Figma Make和Figma to Code等创新产品的加入,将使得这一流程更加顺畅和高效,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软件产品开发中来。与市面上其他AI Coding产品不同,Figma Make 可结合设计参考进行代码生成,用户可以上传图片或 Figma 文件,使代码输出更贴合原有设计。同时,设计师与开发者都在一个统一平台进行协作,也确保了从设计到代码落地执行的高可控性和低摩擦。

Figma招股书中超过150次提及“AI”,也充分说明了Figma对AI战略的重视和投入。Figma通过积极布局AI,保持了其在技术和产品上的领先性,也有效应对了来自新兴AI设计工具的挑战。通过AI赋能,Figma有望从一个设计工具平台,发展成为一个更全面的创意和协作平台,甚至可能在AI编程、自动化产品生成等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点





    ////     



04

Figma及其创始人给当下AI创业者的启发

Figma的成功,尤其是其在AI时代的积极创新,为当下AI和应用方向的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梳理Figma创始人Dylan Field和相关投资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创业建议:

1.快速行动,小步快跑:Dylan Field一直在强调“快速行动”的重要性,建议创业者“缩减范围,快速迭代”。这意味着在AI产品开发中不要追求一步到位,而是要先推出最小可行产品(MVP),快速验证市场反馈,然后根据用户需求不断迭代优化。这种敏捷的开发模式能够帮助创业公司在快速变化的AI领域保持竞争力。

2.尽早折腾,随时调整: Dylan Field 的创业经历也印证了“尽早开始、边做边学”的重要性。他19岁就开始创业项目,即使早期如“表情包生成器”等项目失败,也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最终磨砺出Figma这样伟大的构想。对于AI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要敢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也要勇于随时调整产品方向

3.持续评估,构建团队:Dylan Field在访谈中强调要不断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目前最常做什么,然后去找人替代那项工作。” 这意味着创始人应该专注于最核心的战略和产品方向,将重复性或专业性工作授权给团队成员,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效率和成长。Dylan Field在访谈中也提到,创业者要“学习如何打造一支团队,而不只是开发一款产品。”在AI时代,技术固然重要,但一个强大、协作高效的团队才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石。

4.产品驱动,体验驱动:Figma坚持“Product-Led Growth”模式,而非大量依赖销售团队和广告投放。Dylan Field多次表达“Figma的AI产品聚焦设计师与协作者真正的需求,能解决用户真实问题,而非仅仅为了展示AI能力而盲目加入功能”。他也在与Y Combinator的访谈中提到“AI创业者不应仅满足于现有AI能做什么,而应深入思考用户真正需要什么,以及如何通过AI创造性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过程比作探索创意迷宫,即在创业初期就思考清楚所有可能的产品路径和方向,而不仅仅是技术实现。

5. 保持热情,坚持不懈:虽然这是一条普适性的创业建议,但对于Figma的成功至关重要。Figma的投资人也多次强调Dylan Field从小就展现出对创新的热情,并且在创业初期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不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AI领域,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创业者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些建议不仅是Figma成功经验总结,更是AI时代创业者们需要深思与践行的准则在AI技术浪潮中,唯有不断创新、拥抱变化、以用户为中心并构建强大团队,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从0到1,再到百亿市值的飞跃。



    ////     


欢迎加入 Sense AI 共创计划

如果你对研究海外最新的 AI 产品感兴趣,并且愿意写出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察,无论你是什么职业(投资人、创业者、产品经理、开发者、学生等等),都欢迎加入 SenseAI 的共创计划。
您可以填写下方的报名问卷,我们会在筛选后邀请您进入我们共创计划社群。SenseAI 的主理人们会在群内分享最新的海外 AI 产品和动态,同时也欢迎每一位参与共创计划的同学分享他们看到有意思的AI动态。


    ////     


福利时间:
SenseAI 已经运营了有一段时间,相信大家可以从每篇文章开头的 Sense 思考和文章内容中感受到我们希望在海量的 AI 信息中蒸馏沉淀深思考。
欢迎进入「SenseAI 深度交流群」,提供对推文内容讨论、AI 产品探索交流、线下面基和认识新朋友的机会。为保证交流质量,我们采取问卷申请制,请先扫描下面二维码填写问卷并后台回复【已填写】入群。已填写问卷但未进群的朋友,也请后台回复【已填写】入群。
图片
欢迎关注我们
关注全球 AI 前沿,走进科技创业公司,提供产业多维深思,我们是创业者/产品/投资人,这里是最有 AI-sense 的 SenseAI。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