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法律与代码的奇妙碰撞:探索法律文件版本控制的未来,让法律人也能像程序员一样高效协作。核心内容: 1. 法律文件与代码文件在定义、条件判断和引用上的惊人相似性 2. 构建法律人专属GitHub平台的必要性与潜在价值 3. 从个人实践到团队协作的法律文件版本控制发展路径
从起草法律文件,到编写代码,我感觉写代码文件和写法律文件的习惯,非常相似🤔。
比如法律文件和代码文件一样都需要经过多轮修改,多方修改,这时候就需要良好的版本控制。法律文件往往不止一份,比如主合同外还有附件、补充合同等。一部法律中也可能引用其他法律。
所以,我非常非常想做一个法律人的cursor。但工程量太大了,一个人没法完成。我先做好自己的小而美产品吧,兴许以后有机会组建团队完成。
先捋一下思路,大家看看有没有可能。
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程序员不会在每一处都写具体的数值,而是会在开头定义变量和函数。之后所有计算都引用这个变量。
法律文件极其强调定义。我们在合同开头花费大量篇幅定义产品(标的)、交付日期、验收流程等等,这与代码中的变量定义如出一辙。之后出现的相同名词,都得是一致的意思才行,很多合同中就是因为定义不清晰,所以会造成bug,也就是合同双方理解不一致导致纠纷。
所以民法典还给了兜底: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计算机程序的本质是逻辑判断。“如果用户点击了购买按钮,并且账户余额充足,那么执行扣款并生成订单;否则提示余额不足。”
法律条款的本质也是逻辑判断。“若乙方未能按时交付货物,且甲方未违约,则乙方应支付违约金;除非遭遇不可抗力。”
两者都是基于严密的逻辑条件,来定义未来的行为后果。法律人起草合同时,实际上是在编写一套将在未来某个时刻自动执行的程序。如果A违约了咋地咋地,B违约了咋地咋地。
现代软件往往依赖于无数的第三方库。如果引用的某个基础库升级了,可能会导致上层应用全部出错(这被称为“依赖地狱”)。
法律文件也充满了引用。合同会引用特定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如果引用的上位法发生了修订(例如《民法典》取代了旧的《合同法》),所有相关的下位法律文件都需要进行审查和更新,否则就会失效。
GitHub是一个代码托管平台。软件工程的轮子,比如一个登录框界面、一个支付按钮。这些很多场景都会用到,如果你不需要搞花里胡哨的效果,复用别人基本的开源项目就行了。
法律人要有自己的GitHub,原因就是很多重复造轮子的事情,其实没必要做,拿前人的最佳实践来复用不是更好么,不必什么都从零开始。
想象一下,一个律所可以在其私有的GitHub仓库中,为每一个标准条款建立一个独立的文件。
这些轮子由所里最有经验的合伙人审核、定稿,确保它们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最佳实践版。年轻律师在起草合同时,不再需要从零开始写,或是在一堆旧合同里大海捞针。他们可以直接调用,然后专注于交易的个性化部分。
也可以通过模板去学习经验快速成长,年轻律师成长的痛,太痛了。
即便不是年轻律师,也不可能每个领域都精通。如果每个模板里都预设了标准的文件夹结构,当新项目启动时,律师可以直接复刻这个模板,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实际上市面已经有很多类似的模板网站了,比如法天使有标准合同库,但是跟AI结合得并不是很好。
有了Github你甚至可以对外展示自己写了多少份法律文件、在什么时候写的,超酷的简历。
合同起草和诉讼文书准备,本质上是一个不断修改、迭代的过程。传统的工作方式(如通过邮件发送不同版本的Word文档)极易导致版本混乱。
现实中很多律师的工作习惯都不统一,比如律师可能命名是【初稿】【二稿】【最终稿】,助理命名是01、02、03,合伙人是按时间命名【合同最终版_v3_张律师修改_20251024.docx】。
然后半夜起来改【合同最最最最最终版_v3_张律师修改_20251024.docx】,协作起来挺要命的。
GitHub利用Git对每一次文件的修改进行记录,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版本历史。法律人可以随时查看任何一个历史版本,了解【谁在什么时间修改了什么内容】。可以轻松追踪所有变更,及时发现错误并防止未经授权的修改。如果发现某个版本的修改有问题,可以轻松地回滚到之前的任何一个正确版本。
别再用微信发文件了!!!求求了。
法律项目往往需要多位律师、客户以及其他相关方共同参与。Git可以通过分支功能,不同的法律人可以同时在各自的副本上对文件进行修改,而不会互相干扰。
完成修改后,可以通过拉取请求。将各自的修改内容提交审查,审查通过后再合并到主文件中。这一流程远比手动整合多人通过邮件发来的修订版本要高效和准确得多。
而且能够非常精准地定位到修改的地方,哪怕只是多了一个空行。
而且Git还有本地备份。你的电脑上保存了项目的完整历史记录。你可以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例如在飞机上、在法庭上)自由地工作、提交修改、查看历史版本。即使云端平台出现问题,你的本地工作成果也安然无恙。
Cursor是一个AI代码编辑器。传统的法律研究依赖于在不同的数据库、文件夹中进行关键词检索,效率低下且容易遗漏关键信息。Cursor允许你将整个项目(例如一个案件的全部材料文件)作为上下文,让AI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对话和分析。
你可以将一个包含数百个文档的案件文件夹加载到Cursor中,然后直接提问:根据本案的所有证据文件,总结一下原告关于产品缺陷的核心论点,并列出支持这些论点的关键证据出处。AI会通读所有相关文件,并给出精准的、有来源的回答。
支持我选中一段内容,然后提示AI改成xx样,也可以多个文件互相引用。例如:对比一下我们给A公司的这份合同和给B公司的合同,在保密条款和知识产权归属条款上有哪些实质性差异?”
@文件功能,可以将你过往最成功的合同、辩护词作为知识库。在起草新文件时,你可以说:请参考@A项目成功案例.docx’中的责任限制条款,为我起草一个新的、类似的条款,但要将最高赔偿额限定在合同总价的20%。
Cursor并非一个孤立的工具,它深度集成了Git,而且也可以连接GitHub上传项目。目前直接在cursor里面起草和审查法律文件的效果一般,因为其还是服务于代码生成的,AI系统的默认任务也是代码,所以如果能够将vscode的开源项目下载下来,有改造成法律人版cursor的潜力。
写到最后,今天是程序员节,祝大家happy coding!
为什么是1024呢?因为在二进制中,1024是2的10次方,是数据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之一,例如1GB等于1024MB,1MB等于1024KB,这代表着计算机世界的逻辑基石。
更多法律AI相关内容: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0-24
MineContext:字节开源的主动式上下文感知 AI 工具,助力高效信息管理
2025-10-24
10 大开源 OCR 模型对比
2025-10-23
从ChatGPT到全模型适配:这个开源项目藏着1000+AI提示词「作弊码」
2025-10-22
DeepSeek 和百度,把 OCR 推到了新水准
2025-10-22
字节开源了一个让人上头的 Context 项目
2025-10-22
Zilliz,源于Milvus,高于Milvus
2025-10-22
OpenAgents:只需几条命令即可构建协作式 AI 网络
2025-10-21
不想给 Claude 付费,但想玩 Skills?我用国产模型搞定了
2025-08-20
2025-09-07
2025-08-05
2025-08-20
2025-07-29
2025-07-31
2025-07-29
2025-08-26
2025-07-27
2025-08-22
2025-10-13
2025-09-29
2025-09-17
2025-09-09
2025-09-08
2025-09-07
2025-09-01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