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Libra:专为隐私敏感人士打造的本地化AI写作助手,告别数据泄露烦恼,高效又安全!核心内容: 1. 传统AI写作工具的隐私风险与痛点分析 2. Libra作为全球首款离线运行Agent的三大优势 3. 实际应用场景展示与名人背书
导语
用传统AI写作,在专业的场景下,用AI不仅效果不理想,还面临着隐私泄露的风险!谁来救救“专业人士”和保密性极高的岗位?现在,这些都将不是问题,最近我发现了一个Agent,它给出了新的解法。
认识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的主业,其实跟文字有脱不开的关系。
作为一名经常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者(NiuMa),经常要处理一些文档,而一旦任务量大了,就少不了要用AI的帮助。
可是,用了AI之后,我又忍不住会生气,差点没被气死。
因为,AI生成的东西,有时候太抽象了,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人味儿”,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隐私性不能保证。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阅读过AI的使用文档?在你不起眼的地方,平台方会有这样一个说明:“允许用你的数据来训练模型”。
例如ChatGpt:
如果真的信了OpenAI的话,那才真上当了。
因为数据一旦上传到云端,就不再属于你自己,平台怎么用,用在哪里,会不会造成风险,你完全不知道。
例如:
2025年6月,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用可公开访问的谷歌文档存储保密资料,里面包含 Meta、Google、xAI 等巨头的绝密模型改进方案、付款信息及员工工资,由于任何知道 Scale AI 文档链接的人都可以访问,所以这些隐私数据,可以被批量下载,媒体曝光后,他们才关闭了分享权限。
2025年7月,新华网报道,小李是某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在撰写一份研究报告时,为图方便,使用了某AI应用软件,擅自将核心数据及实验成果作为写作素材进行上传,导致该研究领域涉密信息泄露。事后,小李受到严肃处理。
类似的问题,在数据安全还没成为大问题的时候,曾屡见不鲜。
尽管我们的数据可能并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当我们知道它能被平台方自由处理,大家肯定都不好受。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Agent,它就是专门用来处理“写作”的困境,不仅高效、安全,还特别容易部署,消费级设备也能用!
而且,我关注的一位大佬“MacTalk”,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也推了这款产品。
它就是GreenBit AI的产品——Libra。
Libra,是全球首款可以离线运行的本地化Agent。它的Slogan是“Embracing Every Creation”(拥抱每一种创造)。
这个设定,让我眼前一亮。
因为,真的很少有AI是专门做这一块的。
不是因为它是写作类的Agent,而是,它在“隐私性”这一块,真的没的说!
为啥这么说?请看VCR:
这个场景,相信很贴合许多朋友的日常了。
经常写报表之类的朋友,肯定是深有体会。
很多数据,经常是需要保密的,不方便上传云端。
然而自己一个个算,再慢慢整合???
头都大了!
别慌,Libra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
本地部署,赋予了它足够的权限,又不担心会造成数据泄露。
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你自己电脑上进行的。
AI助理帮你算,可比自己手动来,方便的太多了。
既保证了隐私性,又保证了效率。
压根不用等多久,一份财务报告就诞生了。
当你的同事还在手忙脚乱,焦头烂额的时候,你已经可以开始摸鱼了。
这,岂不美哉?
在这个case里,Libra的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展现。
让它为SaaS公司写一份并购估值报告,对于Libra来说也是毫不含糊,这次,它直接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用了大量数据和专业指标作为佐证,交付出一份具有极高专业度的成品。
最关键的是,作为一个可以在计算资源极为有限的笔记本里断网免费无限token跑的 Agent,它竟然可以直接解决好多必须付费订阅联网才能用的AI助手都没法做到的一点—— 生成原生图表和表格,也就是数据可视化!
再看那些术语——什么“ARR”,“LTA”,“EBITDA”...
没几下子微调,是真写不出来,确认了,是那种看了就能睡着的报告,鉴定为真。
本来应该“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现在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用两个字概括——专业。
不是,谁把这一个“专业团队”放我电脑里了?
那接下来就有朋友要问了:“这么好用,部署起来肯定很麻烦吧!”
盆友,这个问题,人家早帮咱想好嘞!
进入官网:
https://www.greenbit.ai/
看到这个绿色的“下载”了嘛?
点它!
GreenBit在Libra这款产品里,用了“低比特大模型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模型大小直接压缩了百分之75,实现轻量级的本地化部署,哪怕你电脑再“普通”,也可以轻松运行~
想一想,在一个慵懒的午后,面对客户紧急又繁琐的需求,你完全不慌,带上电脑,找到一家咖啡厅,将它放在桌面上,点开Libra,输入需求,不到半小时的时间,轻松完成任务。
把原本应该手忙脚乱的“硬仗”,变成了轻松无比的“Coffee Time”,这种感觉,别提多美妙了。
最关键的是,所有信息,都能存放在本地,无需上传云端,保证了信息安全。
即便是断网了,也能随时查看数据,而不用担心泄露风险。
我想,没有谁比Libra更懂“隐私”这两个字的重要性。
不得不说,Libra这个Agent,真的是GreenBit走的一步好棋。
因为其产品定位,是“全球首款可离线运行的专业文档生成 AI Agent”,这就意味着,它有极其广阔的用户市场。
首先,它为无数企业量身定制了解决方案。我经常能听到朋友的吐槽:老板要求多,既要快捷方便,又要隐私保密,因为很多数据是不方便公开的,而批量化的本地部署,成本通常巨大,企业主陷入的是“两难困境”,最终为了隐私性,不得不花钱在公司大规模部署本地模型。
然而,问题在于,哪怕部署了,也并不是所有场景都需要用本地模型,而且性能损耗大,要“满血版”,实在是不好做到。
这正好是Libra背后的技术团队——Greenbit,这家专注于低比特量化大模型的技术团队,深耕多年的“统治区”!于是Libra成为了全球第一个解决这个问题,可离线生成专业级文档的 AI Agent。
它直接降低了部署成本,无需再专门请人来做,即便是普通员工,只要你有Mac系统的设备,无论是笔记本,还是主机,都能用上。
其次,专业人士市场巨大。专业人士包括谁呢?比如律师,医生,金融分析师...这类人群,在全球人口占比,起码都是数亿级,无论是案件卷宗,医疗报告,或者是财务报表,亦或是前面提到的科研报告,这些都是保密度非常高的信息,如果专门有一个Agent可以帮助处理这类数据,还不用担心隐私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而且学习成本低,不再需要跟大模型玩“cosplay”,只要你把任务需求说清楚,AI都能帮你做到位。
最后,还有一些潜在用户,他们虽然未必需要“专业团队”,但是在文档写作中,同样有隐私方面的考量,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谁都不想自己的内容成为大模型训练的语料,这些人,也有机会选择Libra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加上现在苹果,英伟达等巨头,都有做“消费级AI硬件”,比如苹果的Macbook Air,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提出了“AI PC”这样的概念,将AI助手内置到电脑里,帮助用户提高效率,而联想的“天禧”,也是这样的设定。
这让我们看见了,AI Infra的大趋势,同时也看到了,作为主流AI Agent都难以在Local场景下 “望其项背” 的“Local Agent 赛道王者”,Libra的行业领先性及其背后的支撑技术所存在的巨大商业价值。
目前,Libra只支持在mac系统的电脑上运行。
mac用户们,接下来,跟着Simonlin的节奏,稳了,这下通通稳了!
首先,进入官网:
https://www.greenbit.ai/
点击左上角的“Download”,将Libra下载到本地。
下载完毕后。
选择模式。
如果是紧急任务,又不需要太精细,对话框左下角,直接选择“基础模式”(Base),它可以帮你生成常规的文本,也很适合快速起草一份文档。
如果是不紧急的任务,可以多等等,直接选择“增强模式”(Enhanced),虽然会花一些时间,但是分析能力也更加强大,肯定让你等得有价值。
Libra按照不同领域,给出了不同的选择,有 “General (通用), Enterprise (企业), Legal (法律), Consulting (咨询), Office (办公)” 这几个选项,按照你的场景选择就可以了。
看到右下角,有运行的环境,分别是“Hybrid”,也就是“混合模式”,即联网+云端。
还有“Local”,本地模式,所有任务在本地运行,敏感数据不用担心会被传到云端。
这对保密性高的任务,非常有帮助。
以上三样都选好之后,你就可以使用Libra,帮助你处理文档、生成报告了。
还有一件事儿忘说了。
现在开始,注册新用户,可以享受两周的优惠折扣。
有了Libra,你再也不用担心数据泄露了。
感谢你看到这里。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些帮助,欢迎:
点赞、推荐、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感谢不尽~
如果你曾经也想用AI写文档,但是怕隐私风险,Libra现在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创建了一个AI交流群,平时跟大家一起聊聊天,发发福利,同步一些最新的AI资讯。
可以移步我的公众号后台,回复: “进群”,跟更多好朋友一起,聊一聊AI的那些事儿。
我是Simonlin,陪你一起玩AI。
下次见。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1-11
仅3B激活参数,更强的多模态理解与推理能力,百度文心 ERNIE-4.5-VL-28B-A3B-Thinking正式开源!
2025-11-11
Aiops探索:基于 Dify + Kubernetes MCP Server 的智能运维实践
2025-11-11
Vibe Coding 何必只在桌面 IDE,多端智能体协同的思考与设计
2025-11-11
只用 Claude Skills,打造专属 AI 伴侣|附完整教程
2025-11-11
Step-Audio-EditX:用大语言模型“雕琢”声音,开启音频编辑新视界!
2025-11-10
开源安全审核模型终极PK:Qwen3Guard、OpenAI-SafeGuard、Llama4-Guard谁才是王者?
2025-11-10
代码采纳率如何提升至50%?AI 自动编写单元测试实践总结
2025-11-10
成本降到 2% 的 Agent 方案:把工具调用搬进执行环境
2025-08-20
2025-09-07
2025-08-20
2025-08-26
2025-08-22
2025-09-06
2025-10-20
2025-08-22
2025-09-08
2025-10-27
2025-11-10
2025-11-03
2025-10-29
2025-10-28
2025-10-13
2025-09-29
2025-09-17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