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私有化部署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那些「用AI却没解决问题」的真实瞬间!

发布日期:2025-07-10 14:26:36 浏览次数: 1571
作者:AI产品经理社

微信搜一搜,关注“AI产品经理社”

推荐语

AI工具泛滥的时代,真正稀缺的是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与价值判断。用AI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

核心内容:
1. AI应用失败的根源:对业务问题缺乏清晰认知
2. 产品经理在AI时代的核心价值是做减法与选择
3. AI放大镜效应:加速能力边界的同时暴露认知短板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01|真问题不是“怎么用”,而是“用来干嘛”

几乎每一个产品经理,都已经在ChatGPT上试过让它写需求文档、生成PRD、画流程图,或者“让它帮我想点点子”。工具已经不再是门槛,Prompt写得再烂,也总能蹦出点结果。

但问题是:你真正想让AI帮你解决的,是哪类问题?

我曾见过一个团队,把AI接入后台工单系统,让它“智能分类、智能分派”,听起来很先进。但两周后这个项目就被撤回了,原因很简单——本质上团队并不清楚业务到底是怎么流转的,AI只是在放大已有的混乱。

用AI解决业务问题,前提是你足够理解问题。如果你对业务流程、核心瓶颈、用户路径都没有清晰认知,那AI不过是贴了一层看起来高明的装饰纸——没几天就会被撕下来,露出底下的空。

02|工具泛滥,意义稀缺

现在市场上的AI工具,多得像雨后春笋。写作、画图、PPT、剪辑、客服、翻译……每一个产品经理都好像突然拥有了一打“外脑”,每天都在尝试新工具。但很多人尝试的结果是:效率提高了,价值反而模糊了。

你可能在1小时内生成了一份功能完备的PRD,但你真的思考清楚这个功能的目标了吗?你是否与团队讨论过实现路径、是否对数据指标建立了追踪机制?

PRD本身不是价值,清晰的产品逻辑和业务动因才是。

AI帮我们加速的,是路径;而不是方向。方向错了,你跑得越快,偏得越远。

所以第一道门槛不是“掌握工具”,而是“认清问题”。

03|AI产品经理的真正价值,是做减法

我们以为AI时代的产品经理应该更加“聪明”,其实不对。

在一个被海量信息、自动生成内容包围的时代,人最大的价值,恰恰是做“选择”——把无效的去掉,把核心的留下。

举个例子:你让AI给你生成十种运营策略,你可能会觉得“有帮助”。但AI不知道什么是这个阶段你团队的资源能力,不知道你产品的增长节奏,也不知道你老板最在意什么。

这些,是你才知道的。你不是那个“拿结果”的人,而是那个“判断结果好坏”的人。

做AI产品的人,更需要逼自己回答一个问题:

这件事,是AI能做的,还是应该AI来做的?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

前者是“能力”,后者是“选择”。

04|AI是加速器,但也是放大镜

这点,往往被忽略。

很多产品经理,用AI做汇报、写文档、起标题、做设计……最后产出很快交了上去,自我感觉也不错。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在用AI之后,你的工作反馈其实更“极端”了——要么被夸“效率真高”,要么被批“没什么深度”。

这不是巧合。

AI加速的,是你已有的能力边界。**你理解力强,它让你如虎添翼;你基本功不牢,它就会放大你的浅薄。

所以,如果你在工作中经常靠AI“补短板”,你要小心:你可能不知不觉间,把能力依赖转移给了AI。长期看,这对产品经理不是提效,而是钝化。

真正厉害的人,用AI只是在“加速”,不是“替代”。

05|判断价值,而不是模仿能力

AI最容易诱惑产品经理的一点是:它太像一个“更聪明的人”了。

你让它写一段功能描述,它可以条理清晰、分点阐述;你让它总结一段竞品报告,它能逻辑清楚、用词专业;你问它“这个功能该怎么设计”,它甚至能列出几种可选方案,还带对比分析。

但问题是:这些答案,真的是你业务里需要的吗?

产品经理真正的职责,不是模仿专业术语,不是写好PRD,而是在信息混乱中找出关键变量,并推动团队把它变成结果。

你可能听过一句话:AI不会替代你,但会用AI的人会。

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真正的区别,不是“会不会用AI”,而是能不能识别什么才是值得AI去做的事,什么是必须自己来判断的事。

06|未来真正稀缺的,不是工具使用者,而是问题定义者

ChatGPT上线之后,很多人涌入了“提示词工程师”这个赛道,一时间Prompt成了显学。但很快人们发现:真正厉害的提示词,其实来自于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而不是语言组织能力。

能写出好Prompt的人,本身就已经对问题有深入拆解。

反过来,那些只是靠Prompt“碰碰运气”的人,终究会意识到——你提的问题不对,AI给得再多也没用。

产品经理的本质,是**对不确定的业务问题做出清晰定义,并推动资源围绕它高效协作。**这个角色的稀缺性,不会因为AI而削弱,反而会更被放大。

因为当工具越来越强,能力的差异,就来自于你是否知道该用它干什么。

07|写在最后

这个时代并不缺少聪明人,也不缺会用AI的人。真正缺的是——能看清方向,并坚定往那个方向走的人。

当所有人都沉迷于效率、爆炸式的内容、模型的更新速度时,你要问自己一句话:

我做的,是在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吗?还是只是在制造一些“看起来很有价值”的东西?

作为AI时代的产品经理,你不必成为最懂技术的人,也不必是最会提示词的人。但你必须是那个能洞察问题、定义价值、推动结果落地的人。

别太快把主导权交给AI。它确实比你更快,但它并不知道你想去哪里。

你要做的,是先搞清楚那个“哪里”,然后才谈工具、方法和路径。

因为未来属于那些,看清问题本质、敢做艰难判断的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给那些同样在AI时代迷茫的产品人。

也欢迎留言,聊聊你遇到的“用AI却没解决问题”的真实瞬间。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