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从文曲星到智能眼镜,探索无痛背单词的终极解决方案,让学习效率翻倍。 核心内容: 1. 多感官输入输出+艾宾浩斯曲线的高效记忆方法论 2. 智能眼镜相比手机/学习机的独特优势分析 3. Rokid Glasses头控+语音的沉浸式学习交互方案
朋友,不考试的你平时背单词吗?~~~~
是的,目前背单词已经不光是中学生大学生的日常了,我发现很多周边的中年人也会在通勤过程中背单词。当然各自的目的可能不同,有的是在外企工作、有的是平时指导孩子学习、还有很多就是为了图个心安(不学点什么感觉就要被社会淘汰)。
回顾小时候,为了背单词也买了不少工具,比如那个年代的文曲星和复读机,并且还逐步知道了有个“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概念。
总结来看背单词提高效率最终也就靠以下几点:
● 背单词的时候需要多感官输入,同时要多感官输出(不能光看,还需要听、读和写);
● 结合例句可以更好的形成记忆;
● 单词初次学习过之后要进行多次间隔复习(艾宾浩斯法是5次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单词的关键节点为:
● 第一个记忆周期:5分钟(短期记忆)
● 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短期记忆)
● 第三个记忆周期:12小时(短期记忆)
● 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长期记忆)
● 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长期记忆)
● 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长期记忆)
● 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长期记忆)
● 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长期记忆)
如果想要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去背单词是一个极其繁琐的“工作”,有了智能手机后,自然背单词也就成了教育应用中一个比较大的应用领域,比如目前规模已经比较大的百词斩,其本身就利用了成熟的记忆方法论降低用户在背单词中的痛苦感。
但就当我以为手机是这项服务的最终局时,我却在百词斩的开机广告中看到了自家的口袋学习机,一个神似小时文曲星的电子设备,并且按键都被极度简化,看着甚至像个游戏机。
我想百词斩下场做这个硬件肯定有多方面的考虑,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就是:
“随着手机屏幕尺寸越来越大、网速越来越快,用户的注意力会被大量的吸引到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上,留给其他应用的打开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不得已,这种教育类、自我提高类的服务都需要引导到其他硬件设备上,并且屏幕显示不能太好,以免用户又将其进行娱乐内容消费(比如很多iPad和安卓平板,目前也都沦为了爱奇艺播放器)。
相比这个“小游戏机”,rokidglasses具备显示、扬声器和麦克风阵列,并且由于眼镜的形态可以距离用户的感官更近,那为什么不做一个眼镜上的背单词服务呢?
为了方便原型设计和交互设计,本次方案依旧是在此前设计的“头控+语音”的基础上操作,不清楚的朋友请看此前的文章《Rokid Glasses头控+语音交互》(我目前还没看到其他更好交互模式)。
1、打开应用
为了让用户不被手机中的其他娱乐应用吸引走,最好应用的打开操作可以直接在眼镜上做。用户长按眼镜触控区会显示当前场景应用功能(用户可以自定义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都可以组合8个应用供用户快速打开)。
长按动作可以作用在眼镜的触控区,未来也可以用在戒指等设备上。
长按后,眼镜会检测IMU信号,用户按照显示中的提示图标位置进行头部微转动,显示选中后,用户的手从触控区松开,以此来实现选中操作。
2、无痛背词操作流程
参照现有成熟的背单词应用并结合自己的背词经验,将每天的学习过程简化为“初学”-“巩固”-“回顾”三个环节。
每个模式都会播放单词和例句的朗读语音,让用户更好的形成多感官输入(视觉+听觉),同时初学阶段可以根据用户所处环境来去选择“手写模式”还是“跟读模式”(很多场景不方便出声),鼓励用户在背词的时候调动身体感官进行输出。
巩固和回顾阶段主要通过答题这种形式来加深单词的记忆,每次的答题的选择也会被记录,最终根据规则来去确定该词的复习节奏。
3、初学阶段
初学时如果不方便出声,可以使用手写模式,这时就可以在本子上进行抄写。
长按触控区可以唤起应用中的选项功能(和系统交互一致,也是通过头控来实现选中),用户可以选择重播音频、删除或者重点收录这个单词。
在可以出声的环境中,用户也可以选择跟读模式。
也和系统交互一样,用户在长按触控区的同时进行跟读,系统启动录音,最终用户低头松开手便可将跟读录音发送给应用,应用之后会对跟读读音进行评分。
4、巩固+回顾阶段
巩固和回顾阶段都是做选择题,用户在听完单词和例句读音之后便可以答题。
答题的操作也和之前的交互一致,长按触控区进入头控选择状态,选项A、B、C、D会位于上、下、左、右这四个主位置区,用户头动松手便可选中。
1、读音评分
根据此前设计的系统交互方案,语音信息会由应用直接接收,用户在手机端时,可在“AI会话”中找到应用的会话页面。用户每次跟读的单词都会进行自动评分,评分结果最终会显示在页面中,用户回看的时候可以完整的看到每个单词的评分,也可以重听之前跟读的录音。
2、背词设置
背单词作为每天要做的日常计划,需要根据用户的情况进行设置,这时就需要通过app端的页面来实现了。在设备页面中找到“无痛背词”,选中之后进入主界面可以看到目前背单词的进度、当前的计划和单词本复习本等信息。
在修改目标页面中,可以更改用户的目标词汇范围,可以调整每天的背词数量。初学阶段也可以选择“手写模式”或者“跟读模式”。
学习日历会将用户的每日学习打卡显示,并展示当天的学习词汇清单,方便用户随时回顾。
按照以往APP服务开发的模式,类似于百词斩这样的应用,其背后依托词库形成的例句、真人读音、试题等都是这个公司的“护城河”,一些小规模开发团队要想实现相应的服务体验,需要提前耗费很多的资源来去将其补足。
但是可怕的是,我上文提到的这个应用服务可以通过调用各个云平台的AI模型来去直接补足:
第一步:收集词汇源
可以使用网络上的付费文档源,或者选用夸克网盘上的一些个人分享。
第二步:用词来去生成例句、测试题和答案
这一步可以直接调用LLM的api接口,使用上图中的系统提示词,之后在输入侧输入单词,就可以生成完整的例句、选项等题目了,并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情况对题目进行额外的要求(比如目前用户在进行英语4级学习,例句中的词汇需要严格限定到4级水平)。
第三步:生成单词和例句朗读语音
将上一步生成好的例句结合单词调用TTS接口,目前各大平台都有比较完善的TTS解决方案,可以指定音色和语气,在单词和简短例句的读音上和真人区别不大。
第四步:对接语音评测实现跟读评分
目前如科大讯飞等平台都有可以直接调用的评测接口,可以分析用户的单词和例句发音,并给出评测结果。
无痛背词仅仅是一个背单词的场景,根据这个模式,还可以开发“无痛诗词”、“无痛国考”等等。虽然眼镜的显示分辨率不高,初一看,感觉应用的体验一般。但也就因为其显示上还不便于娱乐内容消费,Rokidglasses反而在当前有机会用于一些更有价值的应用服务,帮助用户成为更好的自己。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7-28
2025-08-06
2025-06-23
2025-06-18
2025-09-02
2025-09-04
2025-06-30
2025-07-08
2025-09-05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