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MIT经济学教授森德尔·穆来纳森深入探讨AI的未来走向,呼吁我们重新定义AI的角色,以增强而非取代人类能力。 核心内容: 1. AI作为人类工具的双重角色:增强or取代 2. 现有AI发展模式的问题与挑战 3. AI增强人类能力的实证案例分析
AI会增强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吗?还是会自动化我们的工作、抢走我们的饭碗?一位经济学家认为,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而现在的我们却正在犯错。
现年53岁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教授森德尔·穆来纳森强调,AI并不是一种自动发生在人类身上的事情,而是人类正在创造的一种工具。我们有能力决定它最终成为什么样的技术。
穆来纳森曾于2002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职业生涯初期主要研究行为经济学如何帮助贫困人群,并在2013年与行为心理学家埃尔达·沙菲尔合著了《稀缺: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贫穷与忙碌》(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之后,他将关注点转移到了AI领域。
他的灵感之一来自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曾看过一张1973年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的插图,图片显示,“骑着自行车的人”从效率上来看远胜于其他动物。因此乔布斯提出,计算机应该成为“人类思维的自行车”,也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的工具。
穆来纳森认为,我们应重新思考并恢复这种理念,让AI成为协助人类、而非取代人类的工具。
经济学家一直在争论AI对就业的影响。AI会取代人类吗?它只会帮助高学历人士,而损害低学历人士吗?还是能帮助所有人?但你却有另一种视角。
人们总以为AI会自动化我们的工作,但他们忽略了,自动化只是AI可能走的一条路。实际上AI或机器学习本身并没有注定要自动化工作的必然性。另一条路是增强人类能力。这正是“思维的自行车”的理念。
AI最终会变成取代我们的工具,还是增强我们能力的工具,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选择。但我和很多人一样非常焦虑:如果我们持续走自动化这条路,将来很难回头做出改变。
那么,现在AI的发展与应用具体有哪些问题呢?
每次Anthropic、OpenAI或谷歌发布新模型时,它们都会强调自己在某些测试基准上表现更好,这实际上引导了AI的发展方向。这些基准基本上是在评估AI能否像人类一样完成任务。
换句话说,我们正在开发专注于自动化能力的算法。当我们说它们越来越强时,意味着它们自动化的能力越来越强。然而现有的基准却没有一个指标,是专门评估AI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完成任务的。
那么,有没有AI发挥“增强人类能力”的实例呢?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我最喜欢的案例是我以前的学生琳赛·雷蒙德(Lindsey Raymond)与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和丹妮尔·李(Danielle Li)合作的一篇论文。他们研究了客服中心(更准确地说是聊天客服中心,主要通过打字沟通)的情况。这些客服负责解决技术类的问题。
研究者在客服系统中引入了AI机器人来提供建议。他们发现有机器人帮助时,员工的工作表现提升了,而且原本表现较差的员工提升最明显。
随后研究人员又观察了机器人暂时停用后的表现变化。最初员工表现会退步,但几个月后,即使机器人暂时消失,员工表现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也就是说,这个机器人不仅仅是帮助者,更是一个教练。
AI作为“思维的自行车”又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呢?
比如你在找工作时,需要一个算法帮你决定应该投递简历的岗位。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思维的自行车”问题。你有自己的偏好,比如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工作、愿意在哪里居住,而算法则更擅长分析你的简历数据,告诉你可能会获得哪些面试和录用机会。
换句话说,人类和AI各自掌握不同的信息。如果二者能够有效沟通,就能释放巨大潜力。
看起来AI更善于处理数据,但它似乎看不到数据之外的东西?
确实如此。许多问题中,没有被数据记录的事情,往往和数据本身同样重要。
行为经济学有哪些洞察,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好的职场AI?
增强人类能力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帮我们处理那些我们不擅长的事务,让我们可以专注于真正擅长的事情。行为经济学帮我们识别了人类的盲区。
比如简历筛选,我们很难快速准确地浏览简历。如果AI能提醒我们:“这是你平时不会选择的10份简历,但以往你选择了类似的简历后,往往能成功招聘到优秀员工”,那么这种工具就能有效弥补人类的弱点。
你的研究指出,“稀缺”(缺乏时间、金钱)会降低我们的认知能力,AI如何帮助我们缓解职场中的稀缺问题?
我认为,一个能够真正帮助我们更好地决定“哪些事情值得去做,哪些不值得”的AI工具,能根本上改变职场的面貌。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谷歌日历或自动预约工具,但它们只解决了日程安排的物流问题,并未真正解决我们时间管理的核心问题。我们经常没有意识到日程安排背后的真正挑战是心理上的负担:“如果我接受了这么多会议,我会不会不堪重负?”
理想状态下,算法能掌握你的日历、历史会议以及心理偏好,你则清楚你的真实需求与感受。如果二者能有效结合,我们将拥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时间管理方式。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场景POC验证,效果验证后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4-30
告别996?微软说“前沿公司”来了,AI帮你打工!
2025-04-30
CRM系统接入DeepSeek大模型应用场景方案
2025-04-29
谁来管理数字员工?HR部门还是IT部门?
2025-04-28
华润有巢全面部署AI,增效重于降本
2025-04-27
媲美Manus的Suna:AI智能助手让效率提升300%
2025-04-26
微软重磅官宣:「AI智能体」同事连夜上线!预言25年人类同事成稀有物种
2025-04-26
按需获取数字员工,正重新定义下一代企业的组织
2025-04-24
Gitee正式发布企业版MCP Server:让AI深度融入企业研发管理
2024-10-24
2024-09-27
2024-04-24
2024-07-11
2025-03-11
2025-03-10
2025-03-13
2025-03-10
2024-06-22
2024-04-19
2025-04-29
2025-04-08
2025-03-24
2025-03-10
2025-03-01
2025-02-21
2025-02-13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