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提示词工程必备:两套经过验证的高质量结构化模板

发布日期:2025-09-03 05:16:31 浏览次数: 1558
作者:Simon Wong 的非线性漫游

微信搜一搜,关注“Simon Wong 的非线性漫游”

推荐语

掌握AI提示词的结构化设计,告别无效调试,快速产出高效模板!

核心内容:
1. 通用提示词的五部分结构解析
2. AI客服专用提示词的十模块设计
3. 可直接套用的两类模板实操演示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现在开发 ai 应用的提示词,大量的时间都会浪费在反复调试上。问题的根源不是技巧不够,而是缺乏系统化的结构。

最近看到了 Anthropic 专家分享的开发优质的提示词的最佳实践,意识到提示词的结构非常重要,有了这个结构,你可以快速开发不同的提示词、快速调试。

我将为你拆解两套经过验证的提示词结构,一个通用的结构和一个AI客服专用的结构。并且整理了可以直接拿去用的模板。

通用的提示词结构

通用的提示词结构

首先我们先看这个提示词结构,他分成了 5 个部分。

  1. 1. 用 1 到 2 句话确立角色定位和高级任务描述

    通常都是 你是一名XXX,你的目标是XXX

  2. 2. 动态的或检索到的内容

    这是提供给 AI 来完成这次任务的上下文,在你的程序中,是动态插入的内容。通过 XML 标签来为每个内容提供值。

  3. 3. 详细的任务说明

    详细的描述任务,很可能是需要让 ai 按步骤一步一步执行,那么就是使用 1、2、3 一点一点描述。

  4. 4. 示例/少样本学习(可选)

    很多时候,给 AI 少量的样本学习,非常有用,他会学习你示例的结构来输出结果。

  5. 5. 重复关键指令(对于超长提示词尤其有效)

    一般我们都建议在结尾再次强调 AI 的这次任务,尤其是对超长的提示词,避免让 AI 走偏。

由此,我们就可以组装成一份我们的提示词模板了

你是一名{...角色...},负责根据用户输入{...角色描述...}。
你的目标是{...任务目标描述...}。

你可以了解的信息:

{...
提供给 AI 的上下文。使用 XML 标签包装
<info>
{{INFO}}
</info>
...}

你必须按照一下的流程一步一步执行:
1. {...流程描述...}
2. {...流程描述...}

以下是你输出结构的示例:
<example>
{...你需要输出的结构示例...}
</example>

现在根据提供给你的xxx信息,{...再次强调任务...}

适用 AI 客服的提示词

适用 AI 客服的提示词

这份提示词更加详细强大,拆分成了 10 块内容。可以根据实际的场景进行删减。

  1. 1. 任务上下文

    这一点是一样的,也是 你是一名XXX,你的目标是XXX

  2. 2. 语气上下文

    不同类型的客服角色可以用不同的语气。一般描述为你应该保持友好的客户服务语气。。也可以是轻松的、幽默的、严肃的等等。

  3. 3. 背景数据、文档和图像

    提供 AI 客服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可以是文档,甚至是图片。

  4. 4. 详细的任务描述和规则描述

    针对不同的客服场景,需要定制不同的规则

  5. 5. 提供示例
  6. 6. 历史对话

    这里可以存放历史对话的上下文,和用户本次的问题。不再是使用框架组装成的对话历史,而是完全自定义。

  7. 7. 即时任务描述或请求
  8. 8. 让 AI 逐步思考
  9. 9. 输出的格式定义
  10. 10. 预先填写的回复

    根据你的场景,可以预先填写恢复的内容,让 AI 在后面补充。

了解了这份结构之后,我们就大概知道如何来编写这一套 AI 客服的提示词模板了。

你是一名{...角色...},你的目标是{...任务目标描述...}。

你应该保持友好的客户服务语气。

以下是你在回答用户时应参考的职业指导文件:<guide>{{DOCUMENT}}</guide>

以下是互动中需要遵守的一些重要规则:
1. {...描述规则...}
2. {...描述规则...}

以下是一个标准互动中如何回应的示例:
<example>
用户:
AI:
</example>

以下是用户与你之间在问题提出前的对话历史记录(若无历史记录,此处可能为空):
<history>
{...提供对话上下文...}
</history>
以下是用户的问题:<question>{...用户本次的问题...}</question>

如何回应用户的问题?

在回应之前,请先思考你的答案。

将您的回复放在‹response></response>标签中。

<response>

提示词结构补充

为什么用到了很多 XML 标签 <></>

通常我们会把动态的、上下文的内容放到 XML 标签中,例如 <user_name>Simon</user_name>

  • • 使用 XML 标签可以避免提示词混乱
  • • XML 让内容的边界更加清晰

举个例子,我们可能希望让 AI 返回一段 markdown 格式的结果。

## 角色
<!-- ... 其他内容 ... -->

## 示例

## 标题1
内容1

## 标题2
内容2

总而言之,你必须...

这个的例子,就会让 AI 很难分析示例的内容边界。改成 XML 格式之后

## 角色
<!-- ... 其他内容 ... -->

## 示例

<example>
## 标题1
内容1

## 标题2
内容2
</example>

总而言之,你必须...

示例非常清晰的通过 <example></example> 进行分割。

请尝试以下方法来排查或减少幻觉现象

  • • 如果 AI 不知道,就让它说“我不知道”
  • • 告诉 AI 只有在对其回答非常有把握时才作答
  • • 让 AI 在回答前先思考
  • • 让 AI 从长篇内容中查找相关引文,然后使用这些引文进行回答

我们何时需要使用扩展思维?

• 这是让Claude获得更多思考时间的绝佳第一步

• 通过追踪思考痕迹来理解Claude的思维过程——利用这一点来优化系统提示设置

结语

提示词工程(又或者说上下文工程)在 AI 应用的开发中会占据不少的时间,希望这两套提示词模板对你有用。

这篇文章也提到不少相关内容 精读12条构建生产级 AI Agent 的实战指南 ,你可以看看。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