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企业落地 AI 需要迈过的三道坎

发布日期:2025-09-05 19:21:01 浏览次数: 1558
作者:战略力场

微信搜一搜,关注“战略力场”

推荐语

AI落地难?关键在于打通企业内部的价值传导链条,跨越技术与业务、业务与组织、组织与战略这三道坎。

核心内容:
1. 企业内部价值传导的两条路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2. AI落地的三道坎:技术与业务、业务与组织、组织与战略的脱节
3. 解决认知不同频的根本方法:重建价值链条的协同机制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AI 时代最缺啥?缺翻译。

为什么缺翻译?因为认知完全不同频。企业内部上至老板下至员工,经常鸡同鸭讲极度内耗。

事实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方法论和模型。

目前主流的大概有三种,基本脱胎于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1、按应用层级划分:工具层、业务层、战略层、生态层

2、按成熟度划分:L1-L2-L3-L4

3、按决策思路划分:需求能力矩阵(斯坦福企业 AI 需求能力调研结果)

大多数老板/高管直接一抄回去对着就干了。但靠这个就能解决认知同频问题么?

是,告诉了企业要一二三四步怎么走怎么用,但是大脑四肢不协调走的起来么?

无论是应用层级论、成熟度L1-L4,还是需求能力矩阵,都只是提供了一个简化的工具,却并没让大家搞清楚为什么我落地 AI 就落不了。

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知的背后是啥?认知不同频到底会带来啥?

把这个事想透那么别的工具、方法就可以为我所用,而不是盲目抓瞎了。

最根本的是企业内部价值链条的断裂,这是企业 AI 落地难的真正瓶颈。

一个企业内部的价值传导路径通常有两条,要么由上至下,要么由下至上。

  • 由上至下:战略 → 业务 → 组织 → 技术。通常的场景是这样的:公司高层拍板,三年内通过 AI 实现 XXX 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战略,业务部门需要将 XXX 作为核心业务目标。围绕业务目标,组织上建立 XXX 能力调配 XXX 资源。下面各部门和技术团队,寻找或开发匹配的 AI 解决方案。
  • 由下至上:技术 → 业务 → 组织 → 战略。通常的场景是这样的:技术团队发现某 A I技术并做出Demo。为证明价值跟业务部门合作,转化为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应用。成功后,在组织层面进行推广,构建配套的流程和能力。当这种能力被证明可以大规模、可持续地创造价值时,才有可能将其提炼为公司级的战略优势。

好,问题来了。

在理想的企业中,自上而下的战略牵引和自下而上的价值实现,这两条路径应该紧密协同,相互促进。战略为技术指明方向,技术为战略提供支撑。

但现实中绝大多数企业,就是因为技术与业务的脱节、业务与组织的脱节、组织与战略的脱节,导致这两个链条两层皮。

这才是认知不同频背后真正的问题,也是许多 AI 转型方法论不好用的根本原因。

1、第一道坎:技术与业务的坎

这是最常见也最致命的。

  • 自上而下看:业务部门有真实的痛点(比如客户流失率高),但无法将其翻译成清晰的技术需求。战略意图的传导,到这里就中断了。
  • 自下而上看:技术团队掌握了 AI 能力(比如能做情感分析),但讲不清它能为业务带来什么具体的明确的价值。价值创造的链条,从源头就卡住了。

结果就是,无法有效对话,需求供给错配。

2、第二道坎:业务与组织的坎

即使侥幸跨越了第一道坎,也会在这里被卡住。

  • 自上而下看:公司希望构建系统性 AI 能力(比如全员用 AI、统一 AI 工具/平台),但业务部门会觉得跟我有啥关系啊?很难感知到这种投入对他们具体工作的价值,导致业务部门要么抵触,要么阳奉阴违,大量的企业现在的 AI 转型不就是这样。
  • 自下而上看:某个业务部门做出了几个成功的 AI 试点,但这些宝贵的经验要么上面看不到,要么难以被标准化、体系化,沉淀为全公司可复制、可扩展的组织能力,那对于业务而言搞这个的目的是啥呢?让自己提效然后干更多的工作?也没有一个匹配的薪酬激励政策?

结果就是,局部的成功无法形成体系化的能力,价值被限制在了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3、第三道坎:组织与战略的坎

这是最顶层的断裂,决定了 AI 转型的最终格局。

  • 自上而下看:老板提出了 AI 未来的宏大愿景,但这个愿景无法被清晰地拆解成组织可以理解、可以执行的能力建设目标,既没有衡量指标也没有行动路径,变成了一句正确的废话。
  • 自下而上看:组织内部已经沉淀了相当不错的数据和 AI 能力,却无法被语言化和故事化,向上管理向上汇报成决策层能听懂的、与众不同的战略优势或护城河,老板压根意识不到这个事儿的价值啊。

结果就是,上面觉得下面没能力,下面觉得上面瞎拍板,上下之间形成脱节。

所以,这三道坎就解释了为什么企业在 AI 转型中会大脑四肢不协调。

它不是某个岗位、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系统性断裂。那些成熟度模型、能力矩阵不好使,就是因为它们只给出了要走、要怎么走。

但他不会告诉你,你看咱从技术到业务可有道坎啊,你的注意。也没告诉你,你看这个坎得这么迈这么拆啊。

所以想让AI真正落地,问题的本质就是要是要买过这三道大坎,并架起沟通的桥梁。

而那个人,就是上篇提到的“ AI 翻译官”。他的核心使命,就是要同时理解技术、业务、组织和战略,把这一道又一道坎拆了,一个又一个坑填上。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