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独家|Qwen、豆包内测记忆功能,全面对标ChatGPT,国产AI迈入新阶段。

发布日期:2025-10-13 06:56:08 浏览次数: 1582
作者:01Founder

微信搜一搜,关注“01Founder”

推荐语

国产AI助手迎来重大升级,Qwen和豆包内测记忆功能,让AI真正"认识"你。

核心内容:
1. 记忆功能如何打破AI助手的"金鱼记忆"瓶颈
2. Qwen和豆包记忆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与用户体验
3. 记忆功能对AI助手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内容|Max

编辑|Max


在与AI助手的无数次对话中,我们早已习惯了一种略带挫败感的循环:每一次打开对话框,都像是在面对一个全新的、对你一无所知的陌生人。

你必须不厌其烦地重复自己的身份、偏好和需求——“我是一个程序员,请用Python举例”、“我喜欢简洁的表达方式”、“我的猫叫‘Kitty’”。

这种金鱼般的记忆模式,是当前AI助手作为高效工具的最大瓶颈,也构成了人机交互体验中一道无形的墙。

然而,这道墙正在被悄然打破。

近期,我们独家观察到,国内两家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旗下的AI助手通义千问(Qwen)豆包(Doubao),同时开始内测“记忆功能”。

此举被广泛视为对标行业领头羊OpenAI的ChatGPT,标志着国产AI助手正从“即时问答工具”向“长期私人助理”的角色加速演进。

Qwen和豆包几乎在同一时间点亮“记忆”技能树,绝非巧合,而是国内大模型应用进入下半场,从追求模型参数转向打磨用户体验的必然结果。


Image

据一位参与灰度测试的用户透露,Qwen的记忆功能已在小范围内悄然上线。

从我们获得的内测截图来看,其交互逻辑直观且主动:

当用户明确提出“记住我有一只叫‘Kitty’的猫”时,系统会弹出“New Memory”的标签,并确认“用户有一只名叫Kitty的猫”。

这表明Qwen采取了“显式记忆”的策略,即由用户主动触发,AI进行确认和存储。

更值得玩味的是,除了国内用户,我们也在社交平台上也发现有俄语App用户被推送了此项内测功能。

这一细节暗示,Qwen的记忆功能测试可能并非仅限中文环境,而是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全球化视野。

对于背靠阿里云、志在出海的阿里大模型而言,这或许是其在国际市场上寻求差异化竞争,将产品快速对齐世界顶尖水平的重要一步。


Image

无独有偶,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APP也在近期开启了记忆功能的内测。

与Qwen的低调不同,豆包的记忆功能在内测用户中引发了热烈讨论。

据一位深度用户反馈:“拥有记忆能力的豆包,在体验上有翻天覆地的提升,自己愿意打开豆包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这种评价,精准地道出了记忆功能的核心价值——它将一个冷冰冰的查询工具,变成了一个似乎“认识你”的伙伴,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粘性。


Image

同时我们注意到,豆包的官网在10月10日同步更新了《隐私政策》并上线了《记忆功能FAQ》页面。

在这些文件中,豆包向用户详细阐明了记忆的范围(不含图片、文件等)、用户的绝对控制权(可随时开启、关闭、查看和删除记忆),以及相关的隐私说明。

Qwen和豆包的“不谋而合”,指向了一个行业共识:记忆,是AI助手从“有用”到“好用”,再到“爱用”的决定性一跃。

记忆功能的加入,让AI能记住用户的偏好、职业、兴趣、知识背景甚至情绪习惯,从而在交互中产生质变

  • 极致的个性化服务:当你想写一封邮件时,它记得你惯用的正式或非正式语气;当你查询旅行攻略时,它记得你偏爱自然风光而非城市景观;当你需要代码帮助时,它记得你擅长的编程语言和框架。这种“量身定制”的体验,是传统搜索引擎和无记忆AI无法比拟的。
  • 无缝的沟通效率:用户不再需要为每次对话设置“前情提要”,极大地降低了沟通成本。AI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更长周期、更复杂的指令,使得多轮对话如丝般顺滑,真正接近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
  • 情感连接的建立:当一个AI能记住你的生日并送上祝福,或者在你下次提到“Kitty”时主动询问“它最近好吗?”,这种被“记住”的感觉会带来微妙的情感连接和信任感。这正是AI从冰冷的“工具”蜕变为有温度的“助理”的灵魂所在。

  • 作为这场变革的引领者,OpenAI的ChatGPT早已在去年4月率先推出了记忆功能

  • 而Anthropic的Claude也在今年6月正式推出了记忆功能。

Image

ChatGPT的记忆系统巧妙地结合了两种模式,实现了用户控制和自动化学习的平衡:

1、显式记忆 (Saved Memories):用户可以像下达指令一样,明确要求AI记住特定信息,例如“记住我是素食主义者”。这些信息将被长期保存,作为后续所有对话的核心背景知识。

2、 隐式记忆 (Chat History):这是更强大的自动化学习能力。ChatGPT被授权可以参考用户过往的所有对话,从中自动提取和学习用户的风格、兴趣和需求,以优化未来的回应。 比如,如果你经常询问关于古典音乐的问题,它会自动推断你可能是个音乐爱好者,并在未来的推荐中体现这一点。


Image

至关重要的是,ChatGPT提供了强大的用户控制选项,如查看和删除任何一条记忆,以及开启“临时聊天”(Temporary Chat)模式。

在临时聊天中,任何对话都不会被记忆,也不会影响已有的记忆库。

这种对隐私和自主权的尊重,为如何平衡个性化与数据安全树立了行业标杆。

而在Qwen和豆包引发关注之前,国内AI赛道上其实已有更早的探索者

月之暗面(Moonshot AI)旗下的Kimi智能助手,便悄然推出了“记忆空间”功能,堪称国产AI记忆功能的“低调先行者”。


Image

Kimi的记忆功能无需用户手动开启,且用户可以选择关闭

其描述为“记住你在对话中分享的偏好,以便在未来回应时更贴近你的习惯”。

这表明,将AI从“健忘”变为“专属”,早已是国内头部AI团队的共识

遗憾的是Kimi的早期布局,并未在市场激起些许水花。

从Kimi的早期布局,到如今Qwen和豆包的集中跟进,我们清晰地看到,国产大模型应用正在加速追赶,将“记忆”这一核心功能作为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产品差异化的关键战场。

AI应用“记忆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

我们期待看到这一功能在国内产品上全面开花,也更期待各大厂商能以负责任的态度,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构建起坚实的隐私和安全壁垒。

真正让AI成为造福每个人的、值得信赖的伙伴。


感谢您的观看🥹
我是Max,一个在AI方向持续探索的小学生。
我会持续更新一些AI方向最新最快的产品,技术,思考
求各位看官点赞,关注,再看三连🙇


PS:欢迎加我的微信与我交流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