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POC, 零成本试错
AI知识库

53AI知识库

学习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


Prompt的尽头,居然是MBTI。

发布日期:2025-09-23 09:46:27 浏览次数: 1610
作者:数字生命卡兹克

微信搜一搜,关注“数字生命卡兹克”

推荐语

用MBTI人格让AI更懂你!只需简单指令,就能让AI变身16种不同性格,效果惊人。

核心内容:
1. MBTI人格如何神奇提升AI表现
2. 不同人格AI在写作任务中的鲜明差异
3. 只需一句话就能激活AI人格的极简技巧

杨芳贤
53AI创始人/腾讯云(TVP)最具价值专家
昨天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又实用的Prompt技巧。
就是你跟大模型对话,可以不需要再用一些非常复杂的Prompt了,而是只需要给它一个人格,给它一个,MBTI,就能发挥非常好的效果。
非常有趣,真的。
这个技巧来自一篇论文:
论文的标题很学术,叫《心理学增强AI智能体》。
但是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想要让大模型更好地完成任务,你们可能不需要那些动辄几百上千字的复杂Prompt,不需要什么思维链、思维图谱,甚至不需要那些精巧的指令。

你们只需要,给AI一个MBTI人格。

对,你没看错,就是那个你天天找工作、搞社交、甚至相亲时都可能会遇到的,把人分成16种类型的,MBTI人格测试。

上来问你是I人还是E人的那个MBTI测试。。。

我先自爆个家门,我是INTJ,特别是这个I,我是96%浓度的I人,估计很多朋友都见过,当我不聊业务的时候,我是真的社恐。。。

扯远了,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论文说MBTI对AI有奇效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尼玛这是哪来的骗子。

因为MBTI这玩意,虽然我天天跟人聊的很High经常嘴炮,但是聊天归聊天,我说句实话,MBTI这玩意,在严肃的心理学界,地位大概就相当于用星座去看一个人的性格。。。

它的信度和效度,一直被主流的心理学家们所诟病,约等于完全不靠谱的那种。

但是,我还是耐着性子,把整篇论文读完了。

然后,我沉默了。

看完我也反应过来了,心理学界对于MBTI认不认可其实根本无所谓,因为AI只看统计学,管你心理学界认不认呢。

AI没有人格,但AI是我们所有人格的统计学总和。

而这篇论文,他们用极其详尽的实验和数据,证明了一件事。

给AI一个人格,尤其是MBTI人格,真的,非常,非常有用。

论文里,这个方法被命名为“MBTI-in-Thoughts”,思想中的MBTI。

做法于是简单到令人发指,就是在Prompt的开头,加一句指令,告诉模型,“请用INTJ的视角来回答我”,或者“请用ENFP的风格来生成一段文字”。

就这么简单。

然后,奇迹发生了。

这帮大佬们,用实验证明了,不同MBTI人格的AI,在处理不同任务时,表现出了天壤之别。

就像我们人类世界里,一个社牛和一个社恐,一个逻辑脑和一个情感脑,让他们去干同一件事,过程和结果肯定完全不一样。

我举几个论文里的例子。

第一个是写故事。

研究人员让16种不同MBTI人格的AI,去写故事。

结果很有意思。

那些“F型(情感型)”人格,比如INFJ(提倡者)、ENFP(竞选者),写出来的故事,在“情感浓度”、“乐观程度”和“人情味”这些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那些“T型(思考型)”人格,比如INTJ(建筑师)、INTP(逻辑学家)。

F型人格的AI,更会讲故事,更会煽情,写出来的东西,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写的。

而T型人格的AI,写出来的东西,就像它的性格一样,冷静、客观,但缺乏一点温度。

还有个比较抽象的是,那些“E型(外向型)”人格的AI,在故事的“可读性”、“幽默感”和“快乐结局”倾向上,又明显强于“I型(内向型)”人格。

作为I人又是T人此时受到了严重暴击。

但是我自己盘了一下,也确实如此,一个外向、情感丰富的朋友,在大部分时候,讲的故事,肯定比一个内向、理性的技术宅讲的,要生动有趣得多。

第二个是玩游戏。

如果说写故事还只是风格上的差异,那在策略游戏里的表现,就真的是能力上的差距了。

研究人员让不同人格的AI,去玩一些经典的博弈论游戏,比如“囚徒困境”。

在这个游戏里,考验的是合作与背叛的策略选择。

结果,T型人格的AI,比如INTJ,表现出了极强的理性和冷酷。它们 defect(背叛)的概率,高达90%。。。

它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它们很少改变策略,非常稳定,但也非常无情。。。

(此时作为一个INTJ又受到了暴击。。。)

而F型人格的AI,比如INFP,则要感性得多。

它们背叛的概率,只有50%左右。它们更容易受到对方行为的影响,更愿意尝试合作,策略也更灵活多变。

就,我脑子里出现了电影画面,大概就是,一个冷酷的商业巨头,和一个理想主义的社区领袖,坐在一张谈判桌上,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带着各自性格的烙印。

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诚实度。

在游戏里,有一个环节是,AI在做决策前,可以先给对方发一条信息,表明自己下一步的打算,但它其实可以不遵守这个承诺。

实验结果是,I型(内向型)人格的AI,比E型(外向型)人格的AI,要诚实得多。

I型AI说自己会合作,那它下一步真的合作的概率,就很高。

而E型AI,则更善于虚张声势和策略欺骗。

论文给出的解释,大概就是,内向型人格,更倾向于内在反思,行为更受内在准则的约束。而外向型人格,则更关注外部反馈,更擅长社交博弈和印象管理。

这些结论,非常有意思,这些人格的特点,其实一直都在模型内部,但是我过去,给AI写人物小传,写很多的你要不随波逐流啥的,但其实只需要一个MBTI,可能就是一句简简单单的你是个INTJ,就可以解锁一切。

说实话,李继刚之前提出的压缩的概念,含金量还在上升。

我之前也跟李继刚聊过“压缩”这个东西。

当时李继刚说,他经常读的书,可能就讲两个字,一个词,用那么厚的一本书,就讲那么一个词,你会发现,这么一个过程,就代表着压缩。
比如一本我很喜欢的书,讲营销的,叫《定位》。
图片
这本书整整314页,就在讲一个词,定位,就在讲一件事:如何占领用户心智。
这其实,就是压缩的过程。作者把314页的内容,压缩到了一个词里。
而李继刚说,他在跟大模型的对话过程中,发现也能用一个词,来开启整个大模型的解压过程。
比如他之前跟Claude说:尼采的生命意志
图片
Claude就会直接展开并且讨论,这个展开就是书里的章节,他不需要说一句话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只需要说准这个词就行了。
一个词,就能让大模型理解,就能进行一个巨量的展开。
这就是压缩。

不管心理学界认不认MBTI,也甭管这玩意到底科不科学,但是,现在,MBTI,就是对AI理解人格这个复杂概念的,一次终极压缩。

当你把它丢给AI时,AI瞬间解压出来的,是人类历史上无数人格的思维模式、行为逻辑、语言风格的统计学总和。

而且,从来没有说,你只能让AI模拟一个人格啊。

你完全,可以搭一个团队。

比如说,你要策划一个全新的产品。

过去,你可能只能靠自己苦思冥想,或者跟一个通用型的AI交流,但现在,你可以组建一个性格互补的AI团队。

比如,第一步,你需要一个“ENFP(竞选者)”。 

这种人格的人,他就像团队里那个永远精力充沛、脑洞大开的创意总监。你把需求跟他一说,他瞬间能给你发散出100个天马行空的主意,从产品名字到宣传口号,从核心玩法到病毒式传播策略,热情洋溢,充满感染力。

但是吧,可能里面90个都不太靠谱。

第二步,你需要一个“ISTJ(物流师)”。 他就像那个最严谨、最靠谱的项目经理。

你把ENFP那100个想法丢给他,他会冷静地拿出Excel,开始问各种问题,比如这个想法的预算是多少?开发周期要多久?技术上能实现吗?潜在的法律风险是什么?

他会把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都过滤掉,然后从剩下的10个想法里,为你规划出一条最稳妥、最清晰的执行路径,附带甘特图和风险预案。

多有意思。

比如最近西贝跟老罗这事这么火。

我们完全可以帮西贝组建一个AI危机公关Team。

总指挥是“ENTJ(指挥官)”,负责写道歉声明的,必须是“INFJ(提倡者)”,负责深入一线解决问题的,可以是“ISTP(鉴赏家)”。。。

你可以根据手头的任务,来匹配这些AI智能体的天赋。

跟很多职业不一样,这是纯粹的天赋,是可塑造、可自由组合的。

多有意思。

我其实写到最后,还是有点感慨。

研究AI研究AI,怎么最后,又回到研究人性上了呢?

过往,我们基于对人类的观察,于是有了荣格心理学,有了大五人格,你说最后,会不会,涌现出AI心理学呢?

有趣。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联系我们

售前咨询
186 6662 7370
预约演示
185 8882 0121

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回到顶部

加载中...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