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Claude Code的高级技巧让你的开发效率飙升,3周深度体验总结出的实用指南。核心内容: 1. 斜杠命令自定义功能,将高频提示词模板化 2. Output Styles编程风格优化与Git worktree并行开发技巧 3. 进阶集成方案:MCP和类Unix用法提升工程化水平
最近使用了3周左右的 Claude Code, 随着对Claude Code的逐步深度使用, 发现这个工具确实是很强大, 真的是越用越上瘾。特别是随着不断学习了一些高级使用技巧, 开发效率真的是蹭蹭往上提,怪不得那么多大模型厂商都去专门做了适配 Claude Code 的接口。那么为了让更多的人用好这个效率工具,我把这段时间使用的一些技巧给大家做个总结分析。
我就从以下四个主题展开,帮助大家把 Claude Code 用成“可编程的工程助手”:
官方是斜杠命令,我觉得叫做自定义命令更合适。这个功能说白了就是把自定义提示词做成自定义命令,让我们可以把高效使用的“Prompt”做成模板。
命令以 Markdown 文件定义,文件名即命令名,支持 $ARGUMENTS
参数占位。这样就不用每次重复输入大量的提示词了。
~/.claude/commands/命令名1.md
→ 用 /命令名1
调用<repo>/.claude/commands/命令2.md
→ 用 /命令名2
调用如果你的自定义命令过多,可以创建文件夹进行命令分类,这样方便区分管理。
<repo>/.claude/commands/frontend/bugfix.md
→ 用 /frontend:bugfix
调用如果有参数,可以在命令的 markdown 文档中添加 $ARGUMENTS
占位符即可。下面是一些测试用例
使用示例
mkdir -p .claude/commands
.claude/commands/feature.md
,内容如下:你是一名资深前端工程师,精通各种前端技术。请基于以下需求完成前端代码开发:
$ARGUMENTS
要求如下:
- 确保执行代码修改前,先添加单元测试用例
- 确保测试用例能全部通过
- 确保代码符合 eslint 规范,通过 eslint 命令进行验证和修复
- 变更结束后,生成一段提交信息(Conventional Commits)
/feature 为当前管理后台增加一个登录功能”
以下是一些建议事项
命令命名与组织建议
feature
、writetests
、fixbug
.claude/commands/frontend/*
、backend/*
、devops/*
传参与变量$ARGUMENTS
:参数是承载命令后的全部文本,需要放在 Prompt 文本的合适位置。
如果在命令体内有一些格式规范需要说明,可以在命令文本内进行参数格式说明,例如:<title> --scope=<name> --priority=<p1|p2|p3>
安全命令白名单配置
一定要及时在项目根的 .claude/settings.local.json
添加允许的Bash命令清单,这样可以减少确认操作导致的打断:
{
"allowedCommands": [
"git *",
"npm *",
"pnpm *"
],
"defaultOutputStyle": "explanatory"
}
这个功能比较有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给 Claude Code 换“说话方式”的开关, 可以理解成:同一个人,换了不同的“工作模式”,比如“只管干活”“边干边讲解”“教你怎么干”。原来那些读写文件、跑命令对的本事都还在,只是思路和表达方式变了。我觉得这个工具用来学习的话, 作用更大一些!
Claude Code 内置三种输出风格:
Default
(默认):高效地完成编码任务并提供简洁的回答。简单概括就是:少废话,快干活。Explanatory
(解释):解释它的实现选择和代码库模式。边做边解释“为什么这么做”(适合读旧代码、过方案)。Learning
(学习):暂停并要求你编写小段代码以进行动手实践。像带教结对,留 TODO 让你亲手补,再给反馈(适合学习/培养新人)。手把手教你学习编程, 最佳学习助手!切换方式:
/output-style
/output-style explanatory
、/output-style learning
outputStyle
即可。学习型示例
先把输出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 然后发送一个学习要求, 比如快速排序。
/output-style leaning
如上图所示, 我们让 Claude Code 教我们学习一个快速排序算法, 会给我们生成一个完成核心代码逻辑的编程题,而且测试用例也帮我做好了!
自定义风格示例
---
name: Code Reviewer (CN)
description: 更注重审查、风险提示与修复建议
---
你是严格的代码评审助手:
- 首先输出风险与依据(含安全/性能/可维护性)
- 再给最小修复 diff 与验证步骤
- 对关键决策写出取舍说明
说实话,在用 Claude Code 之前还真不知道 Git 有这个功能,worktree 就是在“同一个仓库,多开几个彼此独立的工作目录”。它们共用一套 .git
历史与对象库,但各自有单独的文件视图和分支检出位。好处就是:
git clone
浪费磁盘和网络;但又能像多仓库一样互不干扰做不同任务。stash/checkout
来回切,减少“把没提交的改动搞丢/搞乱”的风险。Claude Code 结合这个功能并行开发就更方便了,我们可以同时开多个窗口,让AI同时干活,把 AI 压榨到极致,3倍+开发效率不是梦!最近就用这个方式对一个项目功能升级,本来是10天的工作量,压缩到了4天。
# 建议将所有 worktree 放在隐藏目录
mkdir -p .trees
echo ".trees" >> .gitignore
# 为三个任务创建独立工作区(会各自创建分支)
git worktree add -b ui_feature .trees/ui_feature main
git worktree add -b testing_feature .trees/testing_feature main
git worktree add -b quality_feature .trees/quality_feature main
# 分别进入并启动 Claude Code(互不干扰)
cd .trees/ui_feature && claude
cd .trees/testing_feature && claude
cd .trees/quality_feature && claude
每个工作区都是隔离的文件状态,适合同时改动相同配置文件(如 vite.config.js
),把冲突延后到合并阶段再统一处理。
# 回到主工作目录(main)
git checkout main
# 顺序合并(示例)
git merge ui_feature
git merge testing_feature
# 若第三个与前面都改了 vite.config.js,这里更可能产生冲突
git merge quality_feature
# 解决冲突后继续
git add -A && git commit -m "resolve conflicts"
实践建议:让 Claude Code 协助分析冲突标,解决冲突代码!
# 列出所有 worktree
git worktree list
# 移除不再需要的 worktree(不会删分支)
git worktree remove .trees/ui_feature
有一点需要注意,新建的 worktree 需要进行环境初始化:新建 worktree 后,按项目类型分别执行
npm install
,修改配置文件等。
Claude 用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就像是给它配上了一个“万能插座”。需要查询资料,打开网页,访问数据库,操作 Github等等,让 Claude Code 能方便地调用各种外部信息和功能来完成复杂任务,极大地增强了它的实用性。
这次给大家安利 2 款必装插件:Context7 MCP
和 Playwright MCP
。
首先第一个需要安装的是 Context7 MCP
, 他能将最新的、特定版本的文档和代码片段等信息,直接整合到你给大模型的提示(prompt)中。大模型便能根据这些实时更新的资料编写代码,避免被其固有的、可能过时的知识库所误导。基本上绝大部分项目文档这里都有,基本满足绝大部分的项目开发需求!
安装的话需要我们先登录 context7 官网申请一个 API 密钥, 然后使用以下命令安装即可。
claude mcp add --scope user context7 -- npx -y @upstash/context7-mcp --api-key
claude mcp list
其中 --scope user
参数的作用是将MCP服务添加到我们的用户配置而不是项目配置, 这样任意一个项目中都可以使用这个 MCP 服务了。如果我们只想在某个项目中使用,那么就在项目根目录在运行如下命令:
claude mcp add --scope project /path/project context7 -- npx -y @upstash/context7-mcp --api-key
claude mcp list
Playwright MCP 是一个基于Playwright 自动化测试框架构建的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服务器,它为大语言模型(LLM)提供了强大的浏览器自动化能力。其核心在于通过结构化的可访问性快照(accessibility snapshots)而不是视觉模型或截图,让大模型能够“理解”和“操作”网页。这使得AI 能够执行如点击、填写表单、抓取数据、执行JavaScript 等复杂操作,极大地提高了AI 在处理网页任务时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可以用这个插件让 Claude Code 自行进行网页操作,测试验证功能!
安装流程如下:
第一步安装基础库:
npm init playwright@latest
第二步安装 MCP:
claude mcp add --scope user playwright npx @playwright/mcp@latest
然后我们可以开一个 Claude Code 窗口验证下浏览器操作功能:
访问网址 https://www.baidu.com/ 输入搜索: ip, 查询当前的访问客户端的IP地址
实现过程中,因为网页代码内容过长,超过了大模型的输入限制,改为截图形式获取了页面内容!
把 Claude 接入脚本/Pipline,上一讲我们介绍了 Cluade Code 支持文本/JSON/流式 JSON 输出,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用 Cluade Code 能力做更多的事情, 而不仅仅是开发任务。
claude -p --dangerously-skip-permissions "访问网址 https://www.baidu.com/ 输入搜索: 天气, 查询当前的访问客户端的天气信息"
cat geocoding.py | claude -p "解释当前代码的作用" --output-format text > plan-code.txt
总之,通过掌握斜杠命令、可编程输出风格、Git Worktree 并行开发以及强大的进阶集成,我们能将 Claude Code 从一个问答式助手,真正转变为一个可编程的智能工程伙伴。希望本文分享的技巧能帮助你充分挖掘它的潜力,让 AI 深度融入你的开发工作流,体验到开发效率的显著飞跃。
感谢围观~
这里是 百牛技术,专注分享有趣又不无用的技术灵感。
别忘了点个「关注」或「星标」,我们会持续更新,等你常来玩!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09-23
Prompt的尽头,居然是MBTI。
2025-09-22
「一句顶万句」让所有AI秒变天才的黄金提示词,提问效率飙升100倍!
2025-09-20
N个promptPilot的数据集,验证一个提示词,效果就是稳!
2025-09-17
Dify标注回复秘籍:3步确保AI答案100%一致性
2025-09-15
不能错过!让AI写出真正的人味:方法不在提示词中,而在这3层上下文工程里
2025-09-14
一组使用深度工作思路提升产出的提示词
2025-09-14
细分一步,惊艳十分:一次AI提示词的进化
2025-09-12
大模型提示词技巧Prompt Engineering,看这一篇就够了
2025-07-08
2025-07-15
2025-07-06
2025-06-29
2025-07-16
2025-06-26
2025-08-25
2025-07-07
2025-06-28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