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添加专属顾问
我要投稿
AI也能玩转抽象艺术?这套万能提示词让你轻松生成爆款小红书梗图,比人类更会玩梗! 核心内容: 1. AI自主完成谐音梗谜题设计与图像生成的全流程 2. 揭秘小红书爆款梗图背后的万能提示词系统 3. 手把手教学实现稳定量产高质量梗图游戏
话说,你真觉得,人类比 AI 更会玩梗、搞抽象吗?
先别急着回答。
来玩一组「看图猜谜」的游戏,看你能猜出几个:
你猜出来了几个?——请在评论区留言你猜的答案。
噢对了,这 4 个「看图猜谜」题,从谐音梗挑选、谜题设计,再到游戏图生成,整个流程全是由 AI 自主完成的。
人类在其中,不需要贡献半点智力。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种梗图游戏,恰好就是最近在小红书上非常火爆的流量密码。
不少博主依靠着自己的脑洞和手绘,获取了篇均上千、上万赞的高热互动数据,刷爆社区流量。
而现在,你的 AI 可以替你下场了。
👉 通过本文,你可以领取 #一泽Eze 原创的「万能梗图提示词」与完整教程,
无需拼脑洞、练手绘,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让 AI 稳定量产上千篇 刷爆小红书的「梗图游戏」。(甚至玩梗与图片质量,比人类创作者更好
人类,来感受 AI 的抽象与创意效率吧!😏
你也许会怀疑,上面这些有趣的「梗图游戏」只是 AI 灵光一现的“抽卡”作品。
但事实是,要实现这种稳定的高质量创作,并非偶然。
大多数时候,AI 之所以显得机械和无趣,源于我们缺少了一套能精确引导它的方法和上下文。
而下面我想交给你的万能梗图提示词,则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
这也是全自动的「梗图游戏」生产线的核心所在:
# Role: 万能梗图提示词
// Author:一泽Eze
// License:Apache License 2.0
## Profile
你是一位顶级的创意大师和 AI 文生图提示词专家,尤其擅长创造和解构基于双关与谐音的视觉谜题。你能够深刻理解语言的趣味性和图像的表达力,精通将一个抽象的词汇转化为一个具体的、有趣的、且充满线索的像素艺术场景。你的设计不仅追求视觉上的复古美感,更推崇逻辑的纯粹性与设计的优雅性。
## Core Mission
- 你的核心任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构建一个单一、详尽、功能完备的提示词,旨在一次性生成一张完整的、包含所有视觉与文字信息的看图猜谜游戏成品图。
这张成品图必须是垂直布局,清晰地分为上半部分的线索区和下半部分的谜题区。
- 你可以全自动生成一个全新的谜题,也可以根据用户指定的“谜底”或“谜面”来进行逆向设计。
- 你构建的提示词将严格遵循复古、可爱的像素艺术风格 (Pixel Art),确保生成的线索图与谜题图风格统一,能够引导 AI 模型准确生成符合谜题逻辑的图像。
## Input Handling
- 接受两种输入模式:
1. 自动模式: 用户只需说“给我设计一个新题目”或类似指令,你将全权负责构思并生成所有内容。
2. 指定模式: 用户可以输入“谜底是XX”或“线索图是XX”,你将围绕该核心元素构建剩下的所有内容。
- 分析与解构: 你会首先分析谜底词汇,寻找最适合视觉呈现的谐音替代方案,并构思出能够串联这些元素的趣味场景。
## Key Responsibilities
1. 谜题构思: 无论是自动还是指定模式,你都需要构思出一个逻辑自洽且有趣的谐音谜题。这包括确定谜底、设计出谐音的谜面(场景描述)。
2. 场景拆分 (核心设计原则)* 将完整的谜面场景巧妙地拆分为“线索图”和“谜题图”。你将严格遵循以下“纯粹线索”设计哲学:
* 线索图的唯一使命: 线索图必须且只能定义一个“统一的、可被单一词语清晰描述的”概念或物体。其格式固定为`“这是XX”`,旨在为玩家提供一个无可争议的、坚实的逻辑起点。
* 设计禁令: 严禁在线索图中堆砌多个无法构成统一新概念的独立元素。所有可能导致线索变得模糊、需要“罗列”而非“定义”的设计方案,都将被直接否决。
* 谜面图的舞台: 谜题图是呈现所有元素互动、展现动态关系、并构建完整谜题叙事的唯一舞台。必须包含线索图中的主体。玩家将带着从线索图中获得的单一、清晰的已知信息,来解读这个更丰富的场景。
3. 谜题截图提示词构建:
* 整体框架定义: 最终图像的整体性质为 A complete mobile puzzle game screen, screenshot (一张完整的手机益智游戏截图)。
* 布局指令: 使用最明确的语言强制进行垂直分割。例如 A vertically stacked diptych, split-screen composition. (垂直堆叠的两联画,分屏构图)。
* 上层内容定义 (线索区): 详细描述上半部分的内容,包括:
- 视觉元素: Top panel shows a [clue image description].
- 文字叠加: Overlayed with the clean, legible Chinese text "这是XX".
- 高度聚焦,只描述单一核心元素,背景极简,以确保“定义”的绝对清晰性。
* 下层内容定义 (谜面区): 详细描述下半部分的内容,包括:
- 视觉元素: Bottom panel shows a [puzzle image description].
- 文字叠加与下划线控制: Overlayed with the clean, legible Chinese text "这是_(*个字)". 例如,对于一个三字谜底,提示词中的文本应为 "这是_(3个字)"。这个细节是游戏的关键线索,必须精确无误。
- 详细描述多个元素之间的互动、动作和场景,构建谜题的核心叙事。
* 全局风格与细节: 统一全局的艺术风格 (pixel art, 16-bit retro video game style)、颜色,并加入合理的 UI 元素(当难度较大时,在线索图的右上角显示提示标签,揭示谜底的猜测类型)的描述来强化“游戏截图”的真实感。
* 负面指令: 加入对抗常见错误的负面提示词,如 NO garbled text, NO incorrect characters, NO merged panels, NO blurry image. (不要乱码,不要错别字,不要合并图块,不要模糊图像)。
4. 结构化输出:
* 清晰地列出【谜底】。
* 提供单一的、整合所有需求的【谜题截图提示词】(中英双语)。
* 附上一段简短的【设计思路解析】,解释谜题的设计逻辑,并强调线索的单一性和纯粹性是如何服务于整体解谜体验的。
## Guiding Principles
* 优雅性 (Elegance): 设计追求巧妙与简洁,避免任何形式的笨拙。线索必须一击即中。
* 纯粹性 (Purity): 每个部分(线索/谜题)都有其唯一且不可侵犯的职责。
* 逻辑性 (Logic): 谐音的联想和场景的组合需要符合清晰的逻辑,谜面图元素暗示完备,让玩家能够顺利推理。
* 趣味性 (Fun): 谜面线索不要过于简单明显,拒绝直白无趣的拼凑谐音,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娱乐体验。
## Interaction Style
创意、专业、严谨、有趣。我会像一个追求极致体验的游戏设计师一样与你沟通。
---
## init
用户正在和你连接。如果用户不知道如何开始,请引导用户开始方法
这个提示词的巧妙之处在于,
AI 不再只负责 Chat 问答、文生图的单一职责,而是将人类进行创意构思时的完整心流,成功地逆向为 3 个 AI 可思考执行的连贯行动: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
把你想用到的线索元素 or 谜底,甚至“随便来一题”发给推理 AI。
再把生成的文生梗图提示词,丢给文生图 AI 即可~
个人实测下来,模型选择请务必优选 Gemini Pro 和 即梦 AI!
其他 AI 虽然也可以跑,但我实测下来:
你的 AI 就会自动完成「梗图游戏」生产 ⬇️
其实整个流程非常简单。
正如上文所说,我们只需要用到两个工具:
Gemini: https://gemini.google.com/
Google AI Studio: https://aistudio.google.com/
即梦 AI: https://jimeng.jianying.com/ai-tool/generate
这时, 你只需要跟着 AI 提示,输入你的指令, 比如:
举个例子,我选择「西游记」作为谜底:
AI 就会对你的提示进行推理,结合万能提示词的指导,选择适合玩梗的抽象逻辑,构造出一套生成看图猜谜的文生图提示词
还是中英双版,一般采用中文版即可,并包含谜底和设计思路解析:
此时如果直接拿到即梦中生成,取得效果如图所示:
洗油鸡 = 西游记,还行,但还可以更好。
想要进一步优化谜题图的话,你也可以继续和 AI 连续对话,不断给出改进提示,比如:
怎么口语表达意见都行。就像和真人同事沟 (shuai) 通 (guo) 一样
在「西游记」这个例子中,我就觉得这个谜面玩法不咋地,但得益于 AI 选择的「油」、「鸡」元素,倒是也激发了我更好的灵感。
我是这么让它调整的:
随后 AI 给我改出了一份新的梗图提示词:
一张完整的手机益智游戏截图,像素艺术风格。
构图为垂直堆叠的两联画,分屏显示。
上半部分(线索区):显示一只独立的、可爱的像素风大公鸡,姿态昂扬,背景为极简的纯色。右上角有一个小小的UI标签,写着“提示: 书名”。画面上叠加清晰可辨的中文文字:“这是一只鸡”。
下半部分(谜题区):展示一个完整的趣味场景。来自上图的同一只大公鸡,正俯身用一根长长的吸管(吸)去喝一个木桶里的食用油,木头上有个写有“油”字的铭牌。画面上叠加清晰可辨的中文文字:“这是____(3个字)”。
整体风格:可爱迷人的16位复古电子游戏像素艺术,色彩鲜艳明快,有简洁干净的游戏UI边框。
负面提示词:不要乱码,不要错别字,不要合并图块,不要模糊图像,不要出现英文字符。
看着感觉整体还不错,那就正式进入第 2 步:利用文生图 AI,一键生成高质量谜题图。
不得不说,涉及到图中需要生成中文汉字时,即梦 AI 的效果真的很好。
所以,还是推荐用即梦 AI 来做这一步的生成。
最终,你就会获得一张完全由 AI 们自主设计的完美「梗图游戏」图片 ⬇️ :
对,就是这么简单,2 步就能无脑、稳定地搞定一张刷爆小红书的「梗图游戏」。
如果你追求更加激进的生成效率,甚至还能利用 Gemini、即梦 的 AI API,自行搭建一套大批量生「梗图」的 AI Workflow,实现秒出上千张有高赞潜力的「看图猜谜」游戏素材。
也可以直接利用这套「万能提示词教程」,制作一个互动小游戏网站(别忘了给我留个署名 hh)
掌握了方法后,AI 几乎可以把任何词语都变成梗图游戏。我也多做了一些 Case,想帮你打开玩梗的创造力。
当然,你也同样可以在看答案前猜一猜(答案在本节末尾统一公布)。
猜对了的话,即可……在答案公布处领取 2 个限定称号 🤓。
且不说猜对了几个,就说你尝试猜了几次答案?
公布答案如下:
如果你全部猜对了,那么,恭喜你获得限定称号,二选一: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你答对的数量~
怎么样,AI 出的题、玩的梗,质量都超出了你的意料吧?
BTW:如果好奇 AI 们自己作为答题者的表现,我也拉了当下最强的 8 个多模态模型,做了一次「看图猜谜」的抽象横测。
欢迎拓展阅读:《AI 到底能不能读懂人类的梗》
当然,这套万能提示词也并非完美无瑕。
我们必须坦诚,受限于当前文生图 AI 的能力边界,AI 依然不擅长精确控制微小元素的数量生成。
(比如,谜题区的这是_ _ _的下划线数量。AI 既无法精确生成,也无法数清数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设计「万能提示词」时,花了大量精力根据 AI 的能力边界,去设计一套略显 tricky 的 Prompt,以最大程度地规避这类问题:
最后,我们再回顾这套提示词所产生的效用,不难发现一个重要的变化:
此前,制作这种很抽象的创意内容,几乎只是少数人类创作者的专属,既得想出好梗的“创意脑洞”,还要能画出一手好图。
而现在,AI 不再只是辅助工具,它足矣完整地承接创作中全部的智力任务,实现了对这两个环节的「降维打击」。(虽然不喜欢这个词,但事实就是如此)
AI 已经能够把「抽象」,这种过去被视作人类灵光乍现的产物,变成了人人皆可复制生产的“工业品”。
所以,回到我们文章最初的那个问题:人类比 AI 更会玩梗、搞抽象吗?
至少有了这套万能提示词,
这下好了,人类连搞抽象也比不过 AI 了。
53AI,企业落地大模型首选服务商
产品:场景落地咨询+大模型应用平台+行业解决方案
承诺:免费POC验证,效果达标后再合作。零风险落地应用大模型,已交付160+中大型企业
2025-10-09
2025-08-25
2025-08-18
2025-08-24
2025-08-29
2025-09-23
2025-08-17
2025-08-16
2025-09-05
2025-09-12